Author:黃啟江

本文先討論過去數十年英語文化圈「寒山研究」的大略,説明研究者 大致受余嘉錫與 E. G. Pulleyblank 研究的啟發,已不相信《寒山子詩集》是 歷史人物「寒山子」個人之作品,而是他和託名為「寒山」的詩人之合著。 尤其是晚近若干學者,認為可能有個兩至三人或甚至更多人形成的「寒山羣 體」,而其活動時間則跨越隋末唐初至唐末。除此之外,部分研究者相當努 力地研究並英譯「寒山詩」,將其介紹給英語文化圈之讀者,但由於誤認為 漢語只有單音節「字」,又不知雙音節「詞」及「中古白話漢語」(Mediaeval Vernacular Sinitic)之存在,犯了不少望文生義的誤譯。本文並討論現代以 前,中國士人及僧人對「寒山詩」之認可及偏愛,指出他們以不同方式表 現對「寒山詩」之喜愛,而並不在意其風格之不同。最後指出「寒山詩」 之研究仍有待漢字文化圈的學者進一步之開發,並舉「擬寒山詩」為例, 提出以「無常詩」等主題為研究路徑的建議。

Page: 5-68
Keywords: 寒山研究、寒山詩、寒山子、擬寒山詩、英語文化圈、漢字文化圈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六期

Author:曾暐傑

中國哲學場域中對於「聖王」的期待,是一種朝向永恆回歸的等待; 這樣的等待讓人願意相信未來趨向美好的可能,但卻也讓人永恆地在等 待―因為「聖王」永遠在歷史之中,是以便形成中國哲學場域中存有一 種期待聖王的想望,卻也永恆地失落與焦慮。這是中國哲學場域中崇古意 識型態在政治上的衍化,也是其建構秩序的一種心理結構。這樣的心理結 構產生於軸心時代的政治混亂以及孔子的述古思維,在中國哲學場域產生 的崇古與聖王崇拜之定錨效應。於此,存有對於社會秩序的期待寄託在「聖 王」之上,然而「聖王」永恆地存在於過去而不在於當下;也使得存有永 恆地在等待聖王。或許正是此一永恆的等待,讓存有有期待更好的自我與 家國的可能―因為永恆意味著,在有限的存有消逝之前,存有永遠都能 抱著成聖的希望、對於聖王的期望;在等待的當下就意味著存有具有持續 修身與聖王治世的踏實感。因為對於中國哲學場域中的存有而言,等待不 再只是等待,而是永恆回歸的等待,使等待即進入了救贖的當下。

Page: 69-104
Keywords: 聖人、成聖、永恆回歸、儒家、崇古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六期

Author:朱先敏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以翔實的考證、豐富的引述和獨特的形式成為 地理志史上的重要作品。後人常據此書研究地理變遷,並探討其政治意圖。 在這樣的閱讀框架下,實地考察和文獻保存成為《水經注》最重要的價值 所在。本文則嘗試挖掘《水經注》的虛構面和敘事性,將「異事書寫」和 「引述文獻」置回文本語境,重新探討它們的意義。發現看似追新好奇的 異事書寫其實意圖以人情交流與讀者共鳴;看似原文照搬的引述文獻其實 仰賴讀者的先驗知識,作者才得以靈活地依照地景挑選、重組、刪修歷史 事件。《水經注》解消了〈禹貢〉以下任土作貢的地志結構,以河水流經的 地景為順序介紹沿岸掌故與景象。上述的變化和酈道元試圖建構的地志傳 統有關,指向的是更寬廣的預設讀者,而不再只為統治者服務。 這群有共同知識和興趣的地志讀者,讓酈道元得以凸顯地理景色予人 的趣味性和美感體驗。這影響了他對異事的敘事經營與鋪陳,也決定了引 述文獻時如何打散與重組。如此一來,《水經注》別具一格的書寫形式與內 容就有了地志發展史上的解讀空間。

Page: 105-140
Keywords: 《水經注》、地理志、讀者、虛構、敘事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六期

Author:林仁昱

在敦煌寫卷中抄錄了許多關係著「出家」的讚歌,可作為探討當時如 何透過詠歌吟唱,以主導出家、共修、應俗設教等行儀,並傳播或強化信 念的線索。而讚歌抄寫於卷上的方式、位置,乃至於連結其他讚歌或文書 的「原生態」樣貌,可以說就是掌握這些線索的關鍵,故有逐卷進行檢索、 敘錄、分析、探究的價值與必要性。因此,本文即針對每個抄有「出家」 類讚歌的寫卷予以獨立看待,進行探究。並依照泛出家讚(如:辭娘、出 家、送師、辭道場讚)聯繫組、「入山讚文」(〈早出纏〉、〈樂入山〉、〈樂住山〉讚歌組)、泛出家讚與「入山讚文」聯抄組、泛出家讚或「入山讚文」 獨與其他讚歌聯抄、僅見單一讚歌卷等類型,逐類逐卷分析、探究。以指 出各篇讚歌在不同寫卷的樣貌與其他文獻的聯繫關係,並推究出不同寫卷 的抄寫因緣與具體應用的多種可能性,有助於明瞭當時佛教讚歌於法事運 用、傳達義理與化導群情的實際情況,對於探討佛教讚歌發展、諸多法事 行儀表現的宗教實際意義而言,都將有所助益。

Page: 141-184
Keywords: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六期

Author:李聰、黎子鵬

在 19 世紀來華基督新教傳教士中,郭實獵(Karl F. A. Gützlaff,1803- 1851)的漢文小說創作量可謂首屈一指。他更在其英文專著《開放的中國》 (China Opened,1838)中提出「上帝以榮耀的福音復興中國之際,需要 的是新文學(New Literature)」。並進一步解釋,只有承載東方固有的優良 品質,且匯入西方最精華內容的嶄新宗教文學和科普著作,才能令中華民 族煥然一新。因此,懷著福音與文明攜手,傳教與啟蒙並進的信念,他以 漢字為媒介創作了大批「新文學」作品。本文聚焦於郭實獵《開放的中國》 中直陳的文學觀念及啟蒙意圖,結合其新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小說文體, 著重探討其創作基礎與宗教文學思想核心「獵實捨華」之概念。在此基礎 上,將之與後世傅蘭雅(John Fryer,1839-1928)「時新小說」及梁啟超 (1873-1929)「新小說」之文學思想並置,揭示三者啟蒙意圖的關聯。

Page: 185-222
Keywords: 郭實獵、「新文學」、小說、宗教文學思想、啟蒙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六期

Author:胡全章

晚清至五四時期,是中國小說觀念發生劇變並實現近代轉型的具有連 續性的關鍵歷史階段。當此之際,梁啟超基於「改良群治」、「新民救國」 宗旨的「新小說」理論,王國維植根於叔本華哲學的超功利的小說美學思 想,胡適立足於「平民文學」、「國語文學」的「白話文學正宗觀」,魯迅創 造的堪稱新文學典範的現代白話小說體式,以及他們貢獻的具有理論奠基 與範式開創意義的中國小說戲劇研究成果,在促成這一亙古未有的中國小 說觀念現代變革過程中,發揮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理論倡導、學術引領與 創作示範作用。經過晚清和五四兩代新文化人的歷史接力與合力,中國小 說觀念從傳統到現代的「世紀之變」,始告基本完成。

Page: 223-252
Keywords: 小說觀念、晚清、五四、梁啟超、胡適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六期

Author:劉威志

本文研究汪精衛(1883-1944)從事和平運動之初的第一闋詞〈憶舊遊‧ 落葉〉,認為該詞與其政論〈艷電〉、〈舉一個例〉相表裡,足以詮釋汪 氏河內時期的心境。本文就手稿異文推論其構思與作意,就檔案報章推斷 其發表時間與形式,主張〈憶舊遊‧落葉〉是篇自承戰敗的抒情詠懷,詞 裡落葉之落與不落、浮萍之去與不去,寒螿之鳴與不鳴的躊躇猶豫,正是 戰爭進行到最慘烈之際,多數人欲說復止、猶厭言兵、不知如何是好的百 轉迴腸。如此作意,正是主和派認知隱喻所以能搖動人心的勝處。除了揭 櫫汪詞初衷云何,也透過解讀相關唱和與版本異文,呈現〈憶舊遊〉文本, 如何逐漸形成於作者(包含手稿、定稿與修訂稿)與讀者(包含和詞者、 詮釋者、編輯者、宣傳機構、倖存者)的口傳手眼之下。汪氏〈憶舊遊〉 不但上臻葉嘉瑩(1924-)「弱德之美」的標準,更是主和派認知隱喻中的佼佼者;同時,也在近代詞壇、在和戰之爭,在公眾領域的層級上,掀起 一大波瀾。

Page: 253-300
Keywords: 憶舊遊、汪精衛、近代詞學、趙尊嶽、中日戰爭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六期

Author:黃美娥

1996 年 9 月香港回歸中國前夕,港英政府著手拆除調景嶺上建物,儘 管空間景觀不復存在,調景嶺在冷戰期間曾經扮演反共抗俄自由精神堡壘 角色,卻早有所記錄與書寫。以文學創作而言,最為人知者當屬趙滋蕃《半 下流社會》小說,但 1953 年亞洲出版社發行此作時,恰巧也是陳漢山等人 集結成社的「嶺梅詩社」進行籌編《嶺梅詩輯》之際,只是相關情形未見 深究。事實上,透過這個古典詩社及其作品,不僅能為嶺上文學活動作出 見證,由於「嶺梅詩社」亦是戰後臺、港古典詩歌關係起點,故值得深入 關注。對此,本文擬加剖析面向包括:嶺梅詩社成立及與戰後臺灣詩壇交 會、《嶺梅詩輯》編纂過程、詩社成員身分、詩歌創作旨趣、詩社氣氛美學 等,所論也會觸及流亡者的家國想像、身心創傷書寫、難民社群情感抒發 等問題。另外,透過詩輯裡「小臺灣」調景嶺相關遺民空間的描述、再現, 相信亦有助於思考其與現階段香港記憶政治的辯證關係。

Page: 301-344
Keywords: 臺灣、香港、調景嶺、陳漢山、嶺梅詩社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