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三期
Publication date: 2020-06
在《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中,許慎曾引用易傳「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一語,以說明漢字之來源。這一份對人的身體和對周遭事物的雙重重視,與現象學傳統對身體與吾人的生活世界的「相聯性」(Korrelation)的重視可謂不謀而合。在現象學傳統中,胡塞爾首開對身體(Leib)的討論,若論對身體現象與感知世界之間的微妙關係闡述之精微,則梅洛龐蒂更有過之。藉著對《說文》540 部首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成千累萬意義極盡豐富的漢字所由出的「部首」的確可溯源於身體與外物這兩大類別(分別可再分為2+3=5 小類)。藉著梅洛龐蒂的身體世界相聯性理論,加上他提出的一些重要概念工具(如「身體圖式」),我們更可說明,許多漢字的結構都和身體(或其部分)如何與其自身,或與他者的身體(或其部分),乃至與外物(無論是大自然諸現象、動物植物,或是人文器物建制)的互動有關。而反映這各種各式的身體與外物間的互動的漢字,乃構成種種關乎社會、環境、技術、經濟,政治、禮儀、乃至人文建制的意義內容。順著胡塞爾於第四「邏輯研究」中提出的「純粹意義邏輯」的建議,本文最後嘗試從身體─世界互動的角度,大膽地擬訂出漢字的一些「原始組合模式」,以說明漢字如何從部件開始,得以循各種組合方式孳乳浸多。
「文章辭賦化」這個概念出自王夢鷗《傳統文學論衡》,他認為一般人愛奇新變的心理,加上貴遊文學家的倡導,導致六朝文章趨於雕飾繁複, 原本運用在辭賦的風格,逐漸氾濫到了一般的文體,此即為「辭賦化」。其後研究者亦從「詩的賦化」、「詩賦合流」等概念作為切入點,觀察六朝文學與文類的獨特現象。本文嘗試重探此一論題,但將討論面聚焦於三個剖面─文論、樂府以及「賦得之作」。首先是文學主張中追求「新變」的心理與意義;其次是民歌樂府中的意象、典故與素材,對於梁陳宮體詩提供的養分;其三則是六朝有一類以「賦得」為題材的作品,他們對過去的經典進行續衍,同時又用了「賦」的複誦鋪排之本義。本文的三個側重點或許只是偏例舉隅,但所謂「辭賦化」原本只是一個大而化約的觀察,透過以上幾例,希望可以更細膩、也更精確地釐清「文章辭賦化」這樣的概念,也能更聚焦「賦」這樣的文類在中國文學史中展現的關鍵意義。
朱熹與張栻兩位學術領袖,同輩論交,一生欣賞,於學術分歧之際,剔除疑義,糾舉偏失,進而於日用之間察識,化解動靜紛擾,開展儒學系 譜,二程歧異得以釐清,張栻引介與啟發,具有關鍵作用。只是以往以道南與湖湘學脈是相互競逐的關係,將朱熹思想發展視為湖湘學沒落原因,不免見其異,不見其同;或是標舉存有,認為張栻不能發其師精蘊,只能順從朱熹說法,不免見其偏,不見其全,說法皆與理學發展脈絡相違背。朱熹從「中和」之辨,建立心統性情架構;釐清由〈太極圖〉而《通書》關係,綰合天道與道德;進行「仁」說辨論,最終以「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確立經典詮釋內容,理學得以成立,有賴兩人無私分享,學術為公,可為典型,意義所在,固不可以門戶論之。
元代《易》家趙采著有《周易程朱傳義折衷》,相較董真卿從體例會通 程、朱《易》,趙采則重內容的合會。在版本上選擇程《傳》以傳附經的體 例,且同傳世本程《傳》未附〈繫辭傳〉等傳文。趙采除了闡發程、朱說 法,並藉由為後人忽視的朱子說法,指出朱子並未反對漢《易》互體、納 甲等釋象方式,對卦爻辭取象多所解釋,對朱子卦變說的爭議提出說明, 並提出各卦僅有一卦變的主張。在個人特色部分,指出整部《易》的象數 與義理是緊密關聯的,尤重陽九與義理扶陽抑陰、《易》為君子謀的關聯。 趙采肯定程、朱《易》,並加以開展,發揚兼重象數與義理的觀點,不僅羽 翼程、朱《易》學有功,對《易》的研究亦有其貢獻,其重要性應予正視。
元初著名內丹家李道純的修煉團體,平日除傳授內丹、《易經》與《老子》思想外,也常指導學人參究禪宗公案。《清庵瑩蟾子語錄》記載著李道純平時與弟子討論、參究的過程,這些內容也曾被重新編入其他著作內刊行流通。《語錄》的材料呈現出,李道純上堂說法的模式與團體組織都向禪宗叢林制度有所借鑑。師徒之間參證心得、聯句賦詩等活動,也與禪宗參公案的思潮有所關聯。此外,李道純傳授《老子》的內容載於《道德心要》,日後寫定為《道德會元》;李道純與趙道可的對話,也載於〈黃中解惑〉,日後被編輯到《中和集》中。這些文獻不但透露出李道純內丹集團的組織型態、口傳傳統、內部文本寫作與流傳的過程,同時反映出他們關懷的問題。迄今為止,《清庵瑩蟾子語錄》的豐富材料尚未被學界完全揭露,故本文以此部《清庵瑩蟾子語錄》為核心,透過與同時代內丹、禪宗文本之比較,討論其師徒授受與經典傳習之模式。
八大山人(1626-1705),是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清初畫壇四僧之 一,原為明朝王孫,明滅亡後,一生以明朝遺民自居,「八大山人」命名的 用意,是因八大山人在落款時將四字寫得像草寫的「哭之笑之」,有哭笑不 得之意,以寄託國亡家破之痛。八大山人的花鳥畫往往有其特殊的隱喻象 徵,其中作於康熙29 年的〈孔雀竹石圖〉即是隱晦難解的一幅作品,各家 對作品的詮釋甚為紛歧,值得進一步探討和研究。本文以文化符碼的角度 探討畫作中物象的隱喻作用,另外,探討〈孔雀竹石圖〉創作的時空背景 及畫作交涉相關的人、事、時、地、物等,得知八大山人的〈孔雀竹石圖〉 是為數不多的具有政治諷刺意義的畫作,諷刺的對象眾多學者皆論定是與 山人交惡的宋犖(1634-1714),然而,我們透過二人之間的相關史料可證, 山人畫作並無諷刺宋犖的可能性。此外,透過解構畫作,我們得以窺見山 人作畫時的心境和遺民情感,還原作者在創作〈孔雀竹石圖〉的創作核心 意念與創作的動機意圖,對在距今三百多年前,特殊時空背景下的山人應 能有更真實的認識。
本論文以徐在國編《傳抄古文字編》「一」、「上」、「示」部為範圍,從 中選取「一」、「元」、「天」、「上」、「帝」、「禮」、「禧」、「祿」、「祥」、「祉」、 「福」、「祐」、「祗」、「禔」14 字,合計27 組傳抄古文字形,針對這些古 文構形演變相關問題進行深度考察。 許多傳抄古文構形,乍看似乎難以理解,惟經細心考察,不難發現它 們大多有理可循,有些是宋人在編纂古文字書時,將通假字、近義字誤釋 為本字,有些則是古文在傳抄過程中,發生變形、訛誤、錯置等狀況,釐 清這些表面亂象,當有助於正確認識傳抄古文的原貌及其學術價值。
本文主要圍繞《清華六•鄭武夫人規孺子》進行討論,除了針對部分 字詞、句義嘗試提出新說外,也就若干句段進行譯解,茲以三面向概要如 下:一、個別字詞釋讀,如考釋簡1、12「規」字為規畫義,將簡3「姚聞」 釋讀為「弔問」,另外也對於「卑耳」、「共」、「爯」等字詞進行考釋; 二、語言結構,如推論「規」與賓語間為「為動」結構,方能有規畫義, 賓語本身是受益者。文中亦就「今是臣臣」等結構進行分析、解釋;三、 句段語意,即針對簡5「今是臣臣,其可不寶」、簡15「幾既臣之獲罪,或 辱吾先君」、簡17「幾孤其足為勉,抑無如吾先君之憂何」等句分析字詞 與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