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稿中】第41期專題徵稿:先秦兩漢文獻中的昔日記憶

  • 2023-06-28
  • SystemAdmin
策畫:古育安
 

人們探索過去,為了鑑往知來,或者找尋自己在時間之流中的意義。然而過去已然消逝,只留下無數記憶碎片,它們被重組、拼貼,成為種種關於過去的形象,這些形象又以不同的方式被後人記憶。

在今日的學術環境中,「記憶」已是廣受關注的主題。當代記憶研究的淵源,一般追溯到法國社會學家莫理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於20世紀前半葉所作的「集體記憶」研究,其內容涉及了記憶的社會框架、記憶的社會功能等深具啟發性的概念,為日後的記憶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在哈布瓦赫的影響下,法國的皮耶・諾哈(Pierre Nora)進一步開創「記憶所繫之處」(或譯為「記憶之場」)的概念,德國的揚・阿斯曼(Jan Assmann)則提出「文化記憶」的概念,他們的研究也成為當代記憶研究的重要參考。若將「過去」視為記憶的客體,他們關注的便是記憶的主體,並致力於發掘記憶主體的社會文化脈絡如何影響他們記憶過去。當代記憶研究的議題大多圍繞著過去如何被賦予意義、如何被敘述、如何被用以建構認同等,研究的材料包括物質性的人類活動遺留物及非物質性的文本內容,此一研究取向,為著重實證主義的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研究帶來新的啟發。 先秦兩漢文獻記載了大量人物、族群、事件、制度、文化等內容,若以記憶研究的視角重新理解這些內容,研究重心將轉向此時期的人們為何記憶、如何記憶、什麼記憶被留存、什麼記憶被遺忘,以及記憶如何形成、如何被敘述、如何傳遞、如何演變等問題。

相較於中國近現代時期記憶研究的蓬勃發展,先秦兩漢的記憶研究則有待開拓,此時期除了研究材料不如近現代多元,大量的出土文獻也給研究者帶來相當程度的解讀障礙,讓研究不易開展。有鑑於此,本期學報擬以「先秦兩漢文獻中的昔日記憶」為專題,敬邀學者專家惠賜鴻文,以期深化早期中國的記憶研究。截稿時間,2024年3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