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碩文

「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林語堂(1895-1976),1927年回到上海,期間除陸續主編《論語》、《人間世》、《宇宙風》、《天下》、《西風》等刊物外,同時擔任英文《中國評論週報》(The China Critic)「小評論」(“The Little Critic”)專欄主筆。林語堂發表在《中國評論週報》「小評論」上的英文隨筆,不久後便結集成冊出版。不讓英語版本專美於前,林語堂的「小評論」隨即很快被譯成了法文,同步刊登在《北京政聞報》(La Politique de Pékin, 1914-1940)上,並且由該社出版了單行本《中國幽默隨筆、諷刺與小品集》(L’Humour chinois ou Recueil d’essais, satires et esquisses),成為後來林語堂之文學作品旅行歐洲的先導。
林語堂「小評論」時期的英文隨筆,後來不少又為他改寫成中文發表,此段文學實踐在林語堂文學生涯中的階段性意義,已為人指出,然此時期林語堂雙語寫作在其文風形塑、文學觀點凝成上的意涵,及其靈感來源等,仍有待深入考察。此外,林語堂「小評論」的法譯歷程,也一直較少受到關注。本文即以林語堂的「小評論」法譯始末為中心,爬梳林語堂的「小評論」在民初上海多語多文化空間中誕生、轉譯的歷程,並參酌班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所言之「全景文學」(la littérature panoramique)觀點,從「隨筆」、「素描」此一文類在世界各地生成、轉化的視角,探討林語堂此一誕生於世界文化快速流動,中西思潮薈萃之地上海的「小評論」文學實踐背後所涉及的中國現代散文美學形塑、譯寫中國與想像世界的雙面性,與現代性再現等多重意涵,以填補相關研究的空白。
頁次: 173-216
關鍵字: 林語堂、小評論、世界文學、雙語書寫
政大中文學報 第四十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