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初現代化的浪潮下,人們如何看待傳統端午節俗與端午紀念屈原的意義呢?由於報刊的盛行,我們得以直接考察民情輿論。筆者發現端午主題的文章大量集中於1918 至1929 年的上海報刊,於是本文第二節先梳理「端午專刊」的形成,說明它如何始於游戲場報,而後《申報•自由談》延續且擴大影響力,形成新型態的端午書寫。第三節探討端午之歷史傳說、衛生知識,以及游戲文章的內容與表現方式。第四節詮釋民初端午文章中頻繁出現的「三節收帳」、「新五毒」,體現了何種社會現象與心理。第五節則分析人們對於端午紀念屈原的看法,包含屈原的當代意義與自殺議題。整體而言,1920 年代的報刊端午文章,緊密扣合社會脈動,反映當時民眾的認知與情感,並藉由將傳統符號重新脈絡化,及詼諧幽默的筆觸,讓端午傳統融入新時代。
頁次:
125-172
關鍵字:
端午、屈原、報刊、紀念性、游戲文章
政大中文學報 第四十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