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启江

本文先讨论过去数十年英语文化圈「寒山研究」的大略,说明研究者 大致受馀嘉锡与 E. G. Pulleyblank 研究的启发,已不相信《寒山子诗集》是 历史人物「寒山子」个人之作品,而是他和讬名为「寒山」的诗人之合着。 尤其是晚近若干学者,认为可能有个两至三人或甚至更多人形成的「寒山羣 体」,而其活动时间则跨越隋末唐初至唐末。除此之外,部分研究者相当努 力地研究并英译「寒山诗」,将其介绍给英语文化圈之读者,但由于误认为 汉语只有单音节「字」,又不知双音节「词」及「中古白话汉语」(Mediaeval Vernacular Sinitic)之存在,犯了不少望文生义的误译。本文并讨论现代以 前,中国士人及僧人对「寒山诗」之认可及偏爱,指出他们以不同方式表 现对「寒山诗」之喜爱,而并不在意其风格之不同。最后指出「寒山诗」 之研究仍有待汉字文化圈的学者进一步之开发,并举「拟寒山诗」为例, 提出以「无常诗」等主题为研究路径的建议。

页次: 5-68
关键字: 寒山研究、寒山诗、寒山子、拟寒山诗、英语文化圈、汉字文化圈
政大中文学报 第三十六期

作者:曾暐杰

中国哲学场域中对于「圣王」的期待,是一种朝向永恒回归的等待; 这样的等待让人愿意相信未来趋向美好的可能,但却也让人永恒地在等 待―因为「圣王」永远在历史之中,是以便形成中国哲学场域中存有一 种期待圣王的想望,却也永恒地失落与焦虑。这是中国哲学场域中崇古意 识型态在政治上的衍化,也是其建构秩序的一种心理结构。这样的心理结 构产生于轴心时代的政治混乱以及孔子的述古思维,在中国哲学场域产生 的崇古与圣王崇拜之定锚效应。于此,存有对于社会秩序的期待寄讬在「圣 王」之上,然而「圣王」永恒地存在于过去而不在于当下;也使得存有永 恒地在等待圣王。或许正是此一永恒的等待,让存有有期待更好的自我与 家国的可能―因为永恒意味着,在有限的存有消逝之前,存有永远都能 抱着成圣的希望、对于圣王的期望;在等待的当下就意味着存有具有持续 修身与圣王治世的踏实感。因为对于中国哲学场域中的存有而言,等待不 再只是等待,而是永恒回归的等待,使等待即进入了救赎的当下。

页次: 69-104
关键字: 圣人、成圣、永恒回归、儒家、崇古
政大中文学报 第三十六期

作者:朱先敏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以翔实的考证、丰富的引述和独特的形式成为 地理志史上的重要作品。后人常据此书研究地理变迁,并探讨其政治意图。 在这样的阅读框架下,实地考察和文献保存成为《水经注》最重要的价值 所在。本文则尝试挖掘《水经注》的虚构面和叙事性,将「异事书写」和 「引述文献」置回文本语境,重新探讨它们的意义。发现看似追新好奇的 异事书写其实意图以人情交流与读者共鸣;看似原文照搬的引述文献其实 仰赖读者的先验知识,作者才得以灵活地依照地景挑选、重组、删修历史 事件。《水经注》解消了〈禹贡〉以下任土作贡的地志结构,以河水流经的 地景为顺序介绍沿岸掌故与景象。上述的变化和郦道元试图建构的地志传 统有关,指向的是更宽广的默认读者,而不再只为统治者服务。 这群有共同知识和兴趣的地志读者,让郦道元得以凸显地理景色予人 的趣味性和美感体验。这影响了他对异事的叙事经营与铺陈,也决定了引 述文献时如何打散与重组。如此一来,《水经注》别具一格的书写形式与内 容就有了地志发展史上的解读空间。

页次: 105-140
关键字: 《水经注》、地理志、读者、虚构、叙事
政大中文学报 第三十六期

作者:林仁昱

在敦煌写卷中抄录了许多关系着「出家」的讚歌,可作为探讨当时如 何透过咏歌吟唱,以主导出家、共修、应俗设教等行仪,并传播或强化信 念的线索。而讚歌抄写于卷上的方式、位置,乃至于连结其他讚歌或文书 的「原生态」样貌,可以说就是掌握这些线索的关键,故有逐卷进行检索、 叙录、分析、探究的价值与必要性。因此,本文即针对每个抄有「出家」 类讚歌的写卷予以独立看待,进行探究。并依照泛出家讚(如:辞娘、出 家、送师、辞道场讚)联系组、「入山讚文」(〈早出缠〉、〈乐入山〉、〈乐住山〉讚歌组)、泛出家讚与「入山讚文」联抄组、泛出家讚或「入山讚文」 独与其他讚歌联抄、仅见单一讚歌卷等类型,逐类逐卷分析、探究。以指 出各篇讚歌在不同写卷的样貌与其他文献的联系关系,并推究出不同写卷 的抄写因缘与具体应用的多种可能性,有助于明了当时佛教讚歌于法事运 用、传达义理与化导群情的实际情况,对于探讨佛教讚歌发展、诸多法事 行仪表现的宗教实际意义而言,都将有所助益。

页次: 141-184
关键字: 敦煌佛教讚歌、出家类讚歌、敦煌写本原生态、法事仪讚、入山讚
政大中文学报 第三十六期

作者:李聪、黎子鹏

在 19 世纪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中,郭实猎(Karl F. A. Gützlaff,1803- 1851)的汉文小说创作量可谓首屈一指。他更在其英文专着《开放的中国》 (China Opened,1838)中提出「上帝以荣耀的福音复兴中国之际,需要 的是新文学(New Literature)」。并进一步解释,只有承载东方固有的优良 品质,且汇入西方最精华内容的崭新宗教文学和科普着作,才能令中华民 族焕然一新。因此,怀着福音与文明携手,传教与启蒙并进的信念,他以 汉字为媒介创作了大批「新文学」作品。本文聚焦于郭实猎《开放的中国》 中直陈的文学观念及启蒙意图,结合其新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文体, 着重探讨其创作基础与宗教文学思想核心「猎实舍华」之概念。在此基础 上,将之与后世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时新小说」及梁启超 (1873-1929)「新小说」之文学思想并置,揭示三者启蒙意图的关联。

页次: 185-222
关键字: 郭实猎、「新文学」、小说、宗教文学思想、启蒙
政大中文学报 第三十六期

作者:胡全章

晚清至五四时期,是中国小说观念发生剧变并实现近代转型的具有连 续性的关键历史阶段。当此之际,梁启超基于「改良群治」、「新民救国」 宗旨的「新小说」理论,王国维植根于叔本华哲学的超功利的小说美学思 想,胡适立足于「平民文学」、「国语文学」的「白话文学正宗观」,鲁迅创 造的堪称新文学典范的现代白话小说体式,以及他们贡献的具有理论奠基 与范式开创意义的中国小说戏剧研究成果,在促成这一亘古未有的中国小 说观念现代变革过程中,发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倡导、学术引领与 创作示范作用。经过晚清和五四两代新文化人的历史接力与合力,中国小 说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世纪之变」,始告基本完成。

页次: 223-252
关键字: 小说观念、晚清、五四、梁启超、胡适
政大中文学报 第三十六期

作者:刘威志

本文研究汪精卫(1883-1944)从事和平运动之初的第一阕词〈忆旧游‧ 落叶〉,认为该词与其政论〈艳电〉、〈举一个例〉相表里,足以诠释汪 氏河内时期的心境。本文就手稿异文推论其构思与作意,就档案报章推断 其发表时间与形式,主张〈忆旧游‧落叶〉是篇自承战败的抒情咏怀,词 里落叶之落与不落、浮萍之去与不去,寒螀之鸣与不鸣的踌躇犹豫,正是 战争进行到最惨烈之际,多数人欲说复止、犹厌言兵、不知如何是好的百 转回肠。如此作意,正是主和派认知隐喻所以能摇动人心的胜处。除了揭 橥汪词初衷云何,也透过解读相关唱和与版本异文,呈现〈忆旧游〉文本, 如何逐渐形成于作者(包含手稿、定稿与修订稿)与读者(包含和词者、 诠释者、编辑者、宣传机构、倖存者)的口传手眼之下。汪氏〈忆旧游〉 不但上臻叶嘉莹(1924-)「弱德之美」的标准,更是主和派认知隐喻中的佼佼者;同时,也在近代词坛、在和战之争,在公众领域的层级上,掀起 一大波澜。

页次: 253-300
关键字: 忆旧游、汪精卫、近代词学、赵尊岳、中日战争
政大中文学报 第三十六期

作者:黄美娥

1996 年 9 月香港回归中国前夕,港英政府着手拆除调景岭上建物,尽 管空间景观不复存在,调景岭在冷战期间曾经扮演反共抗俄自由精神堡垒 角色,却早有所记录与书写。以文学创作而言,最为人知者当属赵滋蕃《半 下流社会》小说,但 1953 年亚洲出版社发行此作时,恰巧也是陈汉山等人 集结成社的「岭梅诗社」进行筹编《岭梅诗辑》之际,只是相关情形未见 深究。事实上,透过这个古典诗社及其作品,不仅能为岭上文学活动作出 见证,由于「岭梅诗社」亦是战后台、港古典诗歌关系起点,故值得深入 关注。对此,本文拟加剖析面向包括:岭梅诗社成立及与战后台湾诗坛交 会、《岭梅诗辑》编纂过程、诗社成员身分、诗歌创作旨趣、诗社气氛美学 等,所论也会触及流亡者的家国想像、身心创伤书写、难民社群情感抒发 等问题。另外,透过诗辑里「小台湾」调景岭相关遗民空间的描述、再现, 相信亦有助于思考其与现阶段香港记忆政治的辩证关系。

页次: 301-344
关键字: 台湾、香港、调景岭、陈汉山、岭梅诗社
政大中文学报 第三十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