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人次: 138434

编辑报告



第41期 编辑报告
 

 

一、    本期共收稿件26 篇(国内稿件14 篇,海外来稿12 篇)。编辑部形式审查与初审委员审查不通过5 篇,迳予奉还。馀21 篇,除特稿1 篇外,其馀20 篇分送两位外审委员审查。特稿不计,25 篇共通过4 篇,通过率为16%,退稿率为84%。本期刊登6 篇正式学术论文,其中有2 篇为本系专任教师的稿件,内稿率为33.3%。维持学术高水准,开拓研究新视野,是本刊宗旨,诚挚邀请前辈时彦,惠赐鸿文。

二、本期特稿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李怡教授所撰写的〈徐訏诗歌创作论〉。有鑑于对创作者的研究常囿于特定标籤或文体,忽略该创作者在其他领域的创新与突破,本文尝试挖掘徐訏在小说领域的盛名之下,还致力于创作内容和形式皆有别于时人的现代诗作,呈现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多元面貌。在内容方面,相较于同时期诗人的写作风格会随生命历程之开展而转向或蜕变,徐訏的诗作始终与历史和社会变革保持一定距离,能时刻关注却又不盲从时代潮流。故在面对孤寂或死亡等常见课题,徐訏非如新月派上承晚唐五代哀豔之风来渲染压抑的情绪,反而在挣扎中不断超越,持续扣问宗教、文明与生命的价值及意义,在主流文学的边缘仍心系家国、关注人性。在形式方面,当现代诗的不同流派在音乐性的自由与格律之间摆荡时,徐訏在新月派的韵式和独/对白的形式上,进一步发展对话形式来还原不同立场的交锋,同时运用古典词曲及民谣开展现代诗音乐化的各种可能。作者点出,纵使徐訏在现代诗的尝试未必都能成功,却在毕生不断创作现代诗的过程中,顺着自由的音律、多样的句式来写出自然而具感染力的诗作,其追求艺术的精神应被读者重新重视与彰显。

本期原规画「先秦两汉文献中的昔日记忆」一专题,但稿件经审查而推荐刊登之篇数有限,较难彰显原专题设计之丰富性,故本专题取消,通过之稿件改列为一般稿。

四、第42 期专题由本系王婉如教授策画,题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历史书写』―真实、约定和情境展现的多重路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牵涉了诸多面向,如爱德华・卡尔(Edward Hallett Carr)所述是「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也就是说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当下」即属于「历史」延长线上,当研究者站在「当下」回望「从前」,从线性时间、时空中抽取某个历史片段并赋予它「新」的秩序和解释时,「现今」和「历史」之间的纠葛就已发生了多次往复,文学也因此有了时代与心灵、社会与文化、思想与学术等发展方向和意义。为了说清楚这些现代文学与历史之间的「爱恨情仇」和纠葛,领域内的研究者无不尝试多种可能的表现形式,在真实、约定和情境中来回穿梭,关注作家的心灵、生活、作品文本的发生、社会发展乃至生态史,以多维度的研究角度不断逼近所谓的「真实文学史」研究。通过不断发现和释放被禁锢、压抑、遮蔽和遗忘的材料。使得过去与当下的对话和互动能更合乎清理、解释也更能回应新出现的研究问题,从而促使现代文学史产生新的流动,让文学现场有了多种可能。本期《政大中文学报》拟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历史书写』――真实、约定和情境展现的多重路径」为专题征稿,举凡现代文学史的建构/新形态的实践可能;以报刊、文本、日记出发回到「文学现场」的分析论述,跨语境跨文化的中国现代文学论述等,凡此皆为征稿方向。敬邀海内外学者惠赐稿件,共同建构「中国现代文学」相关议题之纵深及广域。截稿时间:2024 年9 月初。

五、第43 期专题由本系高莉芬教授策画,题为「物质、图像与神话的多重叙事」。学术研究发展是一连串经由不断与不同专业领域间的对话、碰撞与探寻中发掘现象、发现真理,并提出解释、反思及解决之道的过程。因此,学术与真理的探寻,除了被学界视之为正统、主流的学术思想研究外,也应包含对非正统、非主流的思想与文化的探究,以见全貌。法国哲学家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的《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 arche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等论着即经由对不同知识类型的考察,指出「人」的概念实乃受晚近知识型形塑的结果。傅柯的研究对当代人文学探讨在人的词语与物之互动关系上具启发意义。相对于文史学科长期关注的「文字」记载传统及知识,「物」更具视觉性及身体真实性,「物」也无疑是人类知识系谱中重要的一环。在现当代人文学研究中也逐渐开始重视「物」与「物质文化」的研究,也即直接从「物」本身及具视觉性、象征性的器物与图像中,解读出「文字文本」所未记载或可互为诠释或相异不对应的多元文化讯息及意涵。在物质与图像研究日益受到人文学界关注的趋向下,考古、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及传播等专业知识学门的学科界限日益消融。而神话学其学科生成本即具有跨学科的特质,再受到近年来神话研究对方法论的重视,如多重证据法的提出等因素影响,当代神话研究跨越了文字文本的限制,除了传世文献资料第一重证据外,亦运用第二重证据出土文献,旁及口传及非物质文化第三重证据,乃至于以器物与图像为主的第四重证据,进而探讨文字文本之外的动态口传叙事及「物」的叙事。由于神话不仅有狭义「神圣叙事」(sacred narrative)的概念,亦具有广义的传说故事口传性质,言说着人对于自我生存定位乃至于对世界及宇宙的参与及解释。此一「叙事」不仅书写做为古史被记载,也是文人言志抒情的隐喻,更以符号或图像的形式表现在不同物质文化中,如仪式祭器,或生活器物,或绘画雕刻,或宫室建筑等,乃是探究「人」的思想及文化重要的知识系谱之一。有鑑于此,本专题即以「物质、图像与神话」为专题,敬邀学者专家惠赐鸿文,以期对「人」的知识探寻展出更多的对话及思考,在多重叙事的发掘与对话下,宽广化对人文学知识的思考与开拓。截稿日期:2025 年3 月初。

本刊今年仍持续获得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审核通过提供编辑费用补助,并于2010、2011、2012、2013、2014、2015 年进入「台湾人文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后,2016、2018、2020、2023 年又连续获选为台湾人文学核心期刊THCI 第一级。在此对长期以来支持并协助本刊成长的所有学界师友,以及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支持,敬致由衷的谢忱。

本刊为建置一更通畅的投稿、交流平台,使之能更专业化、国际化、资讯化,在国家科学及技术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补助下于2023年6 月重新建置《政大中文学报》专属网站,敬致由衷的谢忱。本网站支援中、英、日三种语言接口,即时更新发刊与征稿讯息,并提供本刊历年刊登之学术论文线上浏览及下载。既增进阅览流通,也与国内外学界接轨。本刊新网址https://bdcl.nccu.edu.tw,欢迎学界多加利用。

本刊自创刊起,即同时发行电子期刊,现已收录于Airiti Library华艺线上图书馆(www.airitilibrary.com)、Hyread Journal台湾全文数据库(https://www.hyread.com.tw)、TOAJ台湾学术期刊开放取用平台(https://toaj.stpi.narl.org.tw)、月旦知识库(https://lawdata.com.tw)、国家图书馆期刊文献资讯网(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台湾人文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https://tci.ncl.edu.tw)、台湾人社百刊(https://p.udpweb.com/soc)等电子期刊数据库供下载。此外,本刊也收录于政治大学政大机构典藏(https://nccur.lib.nccu.edu.tw),欢迎学界多加利用。

本期学报得以顺利出刊,实仰赖作者投稿支持、审查委员严谨审稿,以及本刊编审委员会全体委员、编辑部同仁和秀威公司的鼎力协助,谨此虔申谢忱。

 

《政大中文学报》编辑部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