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探索过去,为了鑑往知来,或者找寻自己在时间之流中的意义。然而过去已然消逝,只留下无数记忆碎片,它们被重组、拼贴,成为种种关于过去的形象,这些形象又以不同的方式被后人记忆。
在今日的学术环境中,「记忆」已是广受关注的主题。当代记忆研究的渊源,一般追溯到法国社会学家莫理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于20世纪前半叶所作的「集体记忆」研究,其内容涉及了记忆的社会框架、记忆的社会功能等深具启发性的概念,为日后的记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哈布瓦赫的影响下,法国的皮耶・诺哈(Pierre Nora)进一步开创「记忆所系之处」(或译为「记忆之场」)的概念,德国的扬・阿斯曼(Jan Assmann)则提出「文化记忆」的概念,他们的研究也成为当代记忆研究的重要参考。若将「过去」视为记忆的客体,他们关注的便是记忆的主体,并致力于发掘记忆主体的社会文化脉络如何影响他们记忆过去。当代记忆研究的议题大多围绕着过去如何被赋予意义、如何被叙述、如何被用以建构认同等,研究的材料包括物质性的人类活动遗留物及非物质性的文本内容,此一研究取向,为着重实证主义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带来新的启发。 先秦两汉文献记载了大量人物、族群、事件、制度、文化等内容,若以记忆研究的视角重新理解这些内容,研究重心将转向此时期的人们为何记忆、如何记忆、什么记忆被留存、什么记忆被遗忘,以及记忆如何形成、如何被叙述、如何传递、如何演变等问题。
相较于中国近现代时期记忆研究的蓬勃发展,先秦两汉的记忆研究则有待开拓,此时期除了研究材料不如近现代多元,大量的出土文献也给研究者带来相当程度的解读障碍,让研究不易开展。有鑑于此,本期学报拟以「先秦两汉文献中的昔日记忆」为专题,敬邀学者专家惠赐鸿文,以期深化早期中国的记忆研究。截稿时间,2024年3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