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大中文学报 第四期
出版日期: 2005-12
本文对《文心雕龙》审美心物理论之建构予以分析诠释,通过对其「各种视域融合」的研究认为:先秦时期儒家重视心对物的积极作用,当是刘勰强调审美主体感物而动的思想基础,是《文心雕龙》审美心物观强调「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的重要理论「视域」,战国至两汉时期,从《易传》、《吕氏春秋》、《礼记》及《春秋繁露》等着作中,可以看到儒学融人了阴阳五行的学说,其孕发了「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的文艺思想,并构成《文心雕龙》审美心物观「物色感召」的基础;刘勰审美「虚静」说以及「入兴贵闲」的理论,与道家「虚而待物」的思想也是贯通的;六朝时期玄学、佛学的心物观念,特别是般若学的本无,即色、心无三宗思想,对《文心雕龙》审美心物观的潜在作用也是深刻的;在心物与言意的关系上,刘勰认为心物交融的过程,正是以语言作为其「交融」的思维形式。《文心雕龙》这种心物交融的审美内涵,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创造的独特特征。
在中国文学(史)、文学思想(史)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往往仰赖正史(尤其是文学类传的资料)做为论据。事实上,一部史书的完成,乃是史家面对过去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事件所遗留下来的史料,运用其才智学养、情感想像等,逐一检择耙理、绾合联系而成。史家的一切观点,有来自于己身的个殊经验,也有出自于社会的时代氛围,乃为复杂的人文现象。对正史文学类传进行研究,应有助于我们反省某一时代解读另一时代文学史的状况,并便于我们接近被解读时代的样貌。 本文拟以两《唐书》文学类传为例,说明历史图像与文学评价叠合的状况。为求讨论方便,先自两篇传序共同涉及的「时变」观念展开,再通过特定作家的传文记录,指出两书在历史图像与文学评价叠合上的差异,进而彰显文学类传的两重主观性。
本文以南宋诗人陆游为检点的焦点,从文学史的角度考察陆游的评价历史,探讨文学研究所隐含的政治性问题和国家主义问题。文学史在取舍评价过往诗人、尤其是被冠以「爱国」头衔的诗人时,一定会遭遇复杂的历史性,迫使读者必须与过去对话、与现代对话。这里既有诗人所生活的时代以及诗人的资质的问题,同时也有评价者的主体问题。对陆游与近代国家主义的关系的关注,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的梁启超那里。近代社会乃是利用有可能通向近代国家的「原国家主义」的社会意识、感情、情绪──即言语、民族、宗教、政体的持续性──而构筑起来的。本文试图重新考察梁启超的国家主义与陆游评价的关系,追溯陆游评价的系谱,从而解析国家主义与文学史之间的「同案犯」的关系,并由此摸索如何从东亚文学史的角度、在与社会的相关关系中来叙述中国文学的历史。
秦观是一位文类意识极清晰,又谨守格法的文人,〈汤泉赋〉与〈游汤泉记〉乃秦观在同一时间地点,本于同一事件背景,分别以「赋」与「文」两种文类创作的两篇文章,文类区辨的意义特别突显,是两种文类对比的极佳素材。此外,依循学术传统〈汤泉赋〉应归类于「文体赋」,「文体赋」与真正「文体」之间的句法比较,是同质的比较,由同见异,方具意义。「赋」远绍《诗经》、《楚辞》,所以自附庸成大国,与「诗「划境,「散文化」是重要关键。「赋」与「文」的纠葛极深,而宋人以「破体」为创新,「赋」与「文」两种文类在内容、功能、修辞及结构的互相渗透浸染,更加深了「赋」与「文」的缠结,以至「用韵与否」似乎成了区辨两种文类仅存的象征标志。本文尝试换一个视角,由语言模式上句法结构的观点,剖析比较〈汤泉赋〉与〈游汤泉记〉两篇文章,探讨秦观「赋」与「文」句法表现的异同。汉语文法中所谓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及助词等「虚词」承负了组合限定意义的重要责任,「虚词」本身并不具实质意义,却是决定句法的枢纽,检视虚词的运用,是观察句法行为的重要窗口。本文首先借由统计资料,计算这两篇文章之字数、句数与句长等数量及使用频率,以掌握两篇文章整体轮廓,然后再进入虚词「量」与「质」上的整理参照,经由虚词延伸至句法,透过科学的描述、系统的比较,揭露现象,呈现二者句法表现之分歧,并对现象背后的成因,提出周延合理的诠释,是本研究课题的核心。逆向反推,寻出除了内容、功能、修辞、结构及声韵之外,秦观实际作品中,「赋」和「文」文类区辨的句法特征,作为重新思考赋体分类的基础,是本文的目的。
中国园林发展至宋代臻于鼎盛,大量的园林在宋代被兴建修造,大量的园林曾经繁荣兴盛,但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衰败荒废,终而消逝无踪。因此到了明代,为数众多的废园就出现在历史的片段中。在明代文人的园林书写中,可以看到很多的废园题材,文人们感慨园林的变易幻化,牵动了人事无常、生命短暂的悲伤。这种悲伤在心理学尤其是存在心理治疗学中被认为是一切焦虑的根源,也是在防卫机转(逃避)驱动后容易产生心理疾病的根源。但是明代文人却能正视并注意它,以开放型态的生命系统来面对这个亘古不变的忧伤事实。他们在园林图画与园林诗文的创作中发现一些超越性的特质,足以弥补园林幻化的缺憾,从而对治了也转化了幻化的悲伤。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一、前言,依循历史发展的轨则,说明中国园林在明代产生大量荒败幻化现象的必然性。二、呈现明人文集中为数众多的书写园林幻化的现象,并分析园林幻化的两大原因。三、析论明人如何运用园林图画的超越性特质来对治园林幻化的悲伤。四、析论明人如何运用园林诗文的超越性特质来对治园林幻化的悲伤。五、从园林──图画──诗文──序记的创作次序,分析「图画/园林」、「诗文/园主」的对应性治疗关系,以说明一连串园林艺术创作背后隐藏的园林主人对于园林与个人生命精神永存的不同希冀。
五四女性文学是因应五四新文化运动而出现的一批女作家之作品,这些女作家和作品迄今仍是学者探讨中国女性文学与性别课题相关的重要文本。然而,大部份评论普遍集中讨论女性人物所呈现的女性情慾课题,而作品中的男性人物之情慾探讨则仍有待发掘。虽然近年来开始有学者注意到这方面的研究,但这些评论偏向部分特定的个别女作家或作品批评,所展现的只是个别现象,无法涵盖宏观上的五四女性文学作品中之男性情慾书写。本文尝试挖掘有关五四女性文学文本中的男性情慾书写,以男性人物为研究中心,对文本中的两性关系进行概念化的整合,以凝聚这些男性所体现的情慾内容和意义。
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家设法维系他们的思想传统,而此一传统所使用的语言对于意识本身仍起着本质性的影响,可以在社会现实之间具有实用性,也就是规范性作用。这些取向与理论结果之间的一个一致性解释,是我们去检视任何理论与社会实际之间互动关系的实用性前提。若我们反省,现代中国哲学在面对千禧年时可以提供何种新知识,使我们在全球化发展中具有积极而正面的意义,从而发现一种新理解的知识论。这意味着,我们的首要之务必须要建立一种创造性的对话,此种对话可以超越特定的种族中心主义之评价与歧视,进而引导一种理解之新形式。是以比较哲学即是联结各个不同的哲学传统,这些哲学传统是在其特定的文化范围中发展出来。故比较研究的核心与基本任务,便是要研究不同哲学传统中的可共量形式。当然,这些共量形式在方法学上最关键的部分,即是可以保证对于研究对象之分析与解释是客观且可供验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