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汎森

俞樾〈病中囈語〉出現之後,人們對它的真偽不大敢論定。陳寅恪在〈俞曲園先生病中囈語跋〉中,則認為俞樾〈病中囈語〉這一組詩是預言詩,有些人甚至紛紛以晚清到中共的史事來印證。本文認為,俞樾從 1890年代開始,在政治思維上有新的發展,即認為「封建」是救世的萬靈丹。這樣的政治思維,既有顧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淵源,也可能有清末流行的政治思想的影子。從此一角度出發,即能理解這九首詩,不可能是偽詩,第二至第四首的部分是俞樾依順著清末的變局所預言的未來發展,第五首至第九首的部分,則反映了其生命後期的倒溯式政治思維。晚清舊式經學家的思想,常被經學考證所遮蓋而不為人們所察知,藉由對俞樾的〈病中囈語〉重新詮釋,可以讓我們看到各種微妙的位移與變動。

頁次: 5-18
關鍵字: 俞樾、陳寅恪、封建、倒溯式政治思維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四期

作者:張書豪

本文試圖從「可能說服方式」的修辭視野,探究〈兼愛〉之所以分成三篇的原因。比對三篇,可以看到修辭策略的失敗嘗試,作為關鍵用語「兼」字詞義、詞性的轉變,反方意見的對換調整,以及未經證實前提的挪移安頓。這些變動,都符合修辭意義上,為了說服的有效性所作的努力。據此可排列出〈兼愛〉從上篇到中篇,最後到下篇的論證次序,勾勒出觀念衍變的修辭系譜。這並不表示兼愛理論的建構隨著下篇的完成而終止。單靠一個兼愛理論是不夠的,還要擴充到其他論點,構築出更大的理論網絡(「十論」),個別論點才有機會互相支持,有效成立。正是在這種命題不確定而所論趨向又大抵一致的情形中,可以看出古代思想家調整說服方式的運作概況。因為,他們並非在給定的題目下展開論證。而是正在思索真理的過程中,不斷充實、深化論題的意義與性質。

頁次: 19-44
關鍵字: 墨子、墨家、修辭、十論、兼愛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四期

作者:李奇鴻

隱居在亂世往往有著避禍之目的。司空圖為唐末「著名」的隱士,他既決意歸隱,卻又廣受朝廷、藩鎮、文人注意,該如何解釋這看似衝突的現象是學界較無涉及之面向。本文指出,躲避唐末庚子亂離是司空圖隱居的動機,其後對世道有了自保心態。然他不因此而不問世事,相反地,他雖自知無法救世,仍在詩文中展現入世精神。如此依違出入世之間的隱士,在書寫策略上必然更加審慎。例如,他為地方藩鎮撰寫多篇碑文,所述皆講究事實,其中卻刻意忽略敏感人物,乃為避開潛在的殺身之禍。從當時政治情勢來說,如何適當地表達出處進退之思,當是值得注意的部分。

頁次: 45-82
關鍵字: 司空圖、隱士、自保心態、書寫策略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四期

作者:康凱淋

元代汪克寬《春秋胡傳附錄纂疏》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但歷來學界對其研究的成果有限,且多側重扼要式、概論性的敘述,整體特色仍停留於模糊隱微的面貌。故本文從編纂體例、補備方法、路線問題研究汪克寬《春秋胡傳附錄纂疏》一書的學術性質。得到的幾項觀察如下:第一,「纂疏體」主要是輯錄與作者說法有關的材料,側重於相近的訓釋觀點,基於廣備裨益的立場,提供讀者理解箇中的證據本末。第二,胡安國《春秋傳》類例歷來最受詬病,汪克寬《春秋胡傳附錄纂疏》除了說明胡安國《春秋傳》一字褒貶僅行於前後書法,還多次援引程頤「不可拘例」的解讀原則,消融胡安國《春秋傳》類例產生的問題,這也是站在補備的立場為其彌縫。第三,汪克寬有意折衷朱熹、胡安國之說,但《春秋胡傳附錄纂疏》載錄朱熹著作的功用,以及討論朱熹《資治通鑑綱目》的《春秋》筆法仍然立足於胡安國《春秋傳》,最終仍歸趨於「宗胡融朱」的學術取向。

頁次: 83-122
關鍵字: 汪克寬、胡安國、朱熹、纂疏、《春秋》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四期

作者:游騰達

本文以明代晚期關學代表人物―馮從吾(少墟,1557-1627)於萬曆24 年(丙申,1596 年)在寶慶寺講學,繪製與撰作而成的〈善利圖〉及其〈圖說〉為例,探討往昔學者如何透過圖象化的方式來表述關於行動意志之辨析―「義利之辨」等相關的抽象概念。首先,說明〈善利圖〉之繪製所根據的《論語》、《孟子》文獻。繼之,以此線索展開相關圖式的溯源與比較工作,亦即將該圖式對比於范浚(香溪,1102-1150)的〈舜蹠圖〉,以及許謙(白雲,1270-1337)、程復心(林隱,1257-1340)等人對《論語‧述而》「聖人吾不得而見」章的圖象論述。第三,又藉由同屬關學陣營中後繼學者王建常(復齋,1615-1701)、王弘撰(山史,1622-1702) 等人的評議,省思馮氏〈善利圖〉的可議之處,進而再將該圖式對比於《朱子文集》卷 59 中所收錄的〈誠幾圖〉,以省思圖式繪製的哲學理據。繼之,說明三種圖式的差異,乃在對「善、利」概念的觀察視域與論述角度的不同,更包括了對「善、利」意念的理解與體會。最後,期望透過本研究掘發這些作品所具有的「圖文互詮」之表述特點,以及能為宋明理學傳統中「以圖論理」的學術思潮提供一明確的例證,以激發更多的挖掘與研究。

頁次: 123-168
關鍵字: 馮從吾、義利之辨、〈舜蹠圖〉、〈誠幾圖〉、以圖論理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四期

作者:余育婷

臺灣竹枝詞源自中國采詩觀風的文學傳統,在清代臺灣便是一個重要主題,直至日治初期開始有所謂「新竹枝詞」出現。臺灣「竹枝詞」與「新竹枝詞」的最大差異,主要在於豔情調笑。當臺灣竹枝詞的內容與風格從「風土」擴展到「豔情」、「遊戲」,甚至成為社交應酬的工具時,意味著日治時期臺灣竹枝詞已產生新變。這份新變,放置在臺灣竹枝詞的發展中,看似莫名所以,但若放置在臺灣香奩體的脈絡下來看,實是時代風潮影響詩歌主題的具體例證。此外,到了 1930 年,通俗雜誌如《三六九小報》、《風月》、《風月報》刊登的漢詩,依舊可見臺灣竹枝詞。這時的竹枝詞搭配花柳報導,遊戲與豔情的性質更為濃厚,似乎消解了原本「采詩觀風」的政治傳統,但臺灣文人依舊強調詩外別有寄託,遊戲不忘抵抗。至此,臺灣新竹枝詞的遊戲、通俗、娛樂、反諷,莫不是漢詩見證現代性的最佳說明。

頁次: 169-194
關鍵字: 臺灣竹枝詞、香奩體、臺灣古典詩、臺灣小報、現代性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四期

作者:林怡岑

「遂」約在春秋、戰國之際完成「完成義動詞>終竟義時間副詞>承接副詞」的演變。承接副詞「遂」主要用來表達時間的承接,兩件事的先後發生如果是偶然的,就是單純表示先後的時間承接;如果是非偶然的,就是隱含因果關係的時間承接。其中,隱含因果關係的時間承接又發展為因果承接。「遂」的演變模式與同為承接副詞的「因」、「即」不同:「遂」是從「時間」到「承接」,「因」、「即」則是從「回指」到「承接」。因此,也造成了用法的差異:「因」、「即」都有表示假設或條件承接的用法,但「遂」卻沒有。「遂」多用於時間先後的承接,又能在時間間隔較長的情況下聯繫句群,因此才會給人前後關係「不那麼密切」的感受。

頁次: 195-236
關鍵字: 「遂」、承接副詞、時間副詞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四期

作者:吳瑞文

Norman(1981)曾以八種閩語方言的材料,利用可靠的同源詞及嚴謹的比較方法擬測出一套完整的原始閩語韻母系統(Proto Min final system)。從《切韻》的觀點來看,原始閩語韻母雖然涵括中古十六攝,不過其中沒有咸攝合口三等的同源詞。本文的目標就是在現代閩語中找出咸合三同源詞,並擬測它們的原始形式,進而探討其中存在的層次問題。在廣泛比較閩南、閩東以及閩北這三類閩語次方言之後,我們發現原始閩語中至少有三個可靠的咸合三同源詞。它們分別是:「泛」(不實、空虛)*phɑm5、「範」(樣本)*piam6 以及「范姓氏」*piam6。其中*-ɑm 和*-iam 這兩個韻母的性質是白話音,相應的文讀音是*-uam/*-uap。關於兩類白話音的早晚問題,本文以「三等介音*-j-的有無」為判斷指標,指出*-ɑm 來自上古談部,*-iam來自中古咸合三,文讀音*-uam/*-uap 則是晚唐五代之後才傳入的。根據音韻及語義兩方面的線索,本文連帶考證臺灣閩南語中 phan5 a3(指笨蛋或容易受騙上當的人)一詞的本字是「泛囝」。

頁次: 237-270
關鍵字: 原始閩語、咸攝合口三等、層次、比較方法、歷史語言學
政大中文學報 第三十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