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結

宋代的《楚辭》與古賦批評對元明的賦學理論有開拓性的意義。其一,宋人的古賦評論較少囿於考賦制度,而是更多地表現出文人化的傾向。此傾向可體現於文獻考述與思想評論兩方面,並成為元人以「古」衡「賦」的思想淵承。其二,宋代《楚辭》學的復興及其「興楚」、「尊漢」的內涵導向和「情」、「理」為核心的文體思考,也為元人如祝堯據「情」、「理」、「辭」而宣導「祖騷宗漢」的賦學批評觀導其先路。其三,宋代確立「騷為賦祖」的歷史觀以對抗積習已久的應制律賦,而其所產生的強烈的尊體意味,開啟了元明賦學辨體精神的理論緒端。

頁次: 5-28
關鍵字: 宋代、古賦、楚辭、批評、理論淵承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四期

作者:林桂如

日本因與中國一海之隔,其對漢籍的需求,在利益驅使下所塑成的跨海出版文化,呈現出中國書籍與日本文化書寫關係。在此之中,法律相關漢籍因可作為幕府或藩校立法、教育之參考而大量引進,其中尤以宋朝案例集《棠陰比事》最為人所知,並經由文學創作與書肆刊印,為江戶人民喜愛。故本篇欲從最初江戶幕府對此書之關注,至第一部以仿作之名刊行的日本文學作品《本朝櫻陰比事》為止,以仲介者角度出發,論述此段時期《棠陰比事》是如何經由漢儒、民間作家以及歷來研究中較為人忽略的書坊主之手,從一部艱澀難懂之漢籍成為江戶家喻戶曉之流行作品。文中首先分析江戶初期大儒林羅山(1583-1657)與幕府對《棠陰比事》傳播之貢獻;其次就現存可見江戶書籍出版目錄,觀察《棠陰比事》於京都、江戶二地之實際販售情況;最後以大坂作家井原西鶴(1642-1693)《本朝櫻陰比事》為中心,從與合作書肆之互動,探討《棠陰比事》於江戶通俗化之轉變,了解漢籍在江戶傳播之際,京都、江戶、大坂三都書肆於其間所啟作用。

頁次: 33-64
關鍵字: 棠陰比事、吳訥、林羅山、本朝櫻陰比事、井原西鶴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四期

作者:廖肇亨

清代康熙55 年出任琉球冊封副使徐葆光所著《中山傳信錄》一書公推為歷代使琉球錄的白眉之作,甚且譯成多種歐洲語文,是西方認識琉球最重要的典據之一,徐葆光詩文集過去僅知有《舶前集》存世,近年發現徐葆光《舶中集》、《舶後集》(三種合稱《海舶三集》,或慣稱《奉使琉球詩》)等著作。其中《舶後集》一書後附一組詞作,就自鳴鐘、望遠鏡、鹿毛筆等事物加以吟詠,從中可以看出徐葆光的航海時光與琉球經驗,可謂文化交流史與物質文化交融互攝的絕佳範例,饒富趣味。雖然目前琉球冊封使的研究已經汗牛充棟,以詞為中心的研究似仍不多見。以此觀之,徐葆光此組詞作也有文學史的特殊意義。本文擬以東亞交流史的觀點切入,就徐葆光此組詠物詞作的文化意涵加以探析。

頁次: 65-88
關鍵字: 徐葆光、《奉使琉球詩》、琉球王國、冊封使、詠物詞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四期

作者:劉瓊云

書寫、出版以及物品流通「間接」受「外國」之風薰拂的職業劇作家,帝國之外的「他方」在其感知體系中處於何種位置?當中內/外、自我/他者之間的關係又如何被界定?借力於晚明士人所撰黃觀、翁氏相關史傳筆記,異域地理知識書籍以及同寫「靖難」的另一部清初傳奇《千忠錄》作為對比分析的工具,本文立論,此劇措意獨到之處,在於劇作家視角從朝廷重臣之死轉向市井、域外空間的位移。這樣的位移,與晚明清初文學創作求新爭奇之風關聯。再進一步深看,則可見當中所呈現的市民心態和政治意識,與正統士人價值欲迎還拒的關係。而朱佐朝脫逸正統綱常體系的價值移轉,復與其所架構的異域海洋視野,密切交織。劇中島夷勢力的張揚與邊緣人物的活躍,平行並聯。劇作家借用八百與明朝友好的朝貢知識,再加轉化,改以八百媳婦國為中心,重構出另一套世界地理秩序,與中華視野下的華夷觀相抗衡。宦官、俠妓和女夷,作為承載《血影石》別樣歷史感性樣態的意符,是連貫的整體配置。當中域外「他者」在中國的自我認識系統中,已然成為一重要觀照、對話的對象。

頁次: 89-128
關鍵字: 《血影石》、朱佐朝、黃觀、西洋、靖難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四期

作者:李隆獻

本文以《左傳》為核心,聚焦春秋軍禮之「獻捷」禮儀,析論其名義、類型等相關問題,勾勒「獻捷」在春秋時代的具體樣貌與儀節之政治意涵,並藉由獻捷實況與《左傳》比勘,探論《左傳》「獻捷義例」是否符合春秋實況及其時代意義。 本文之〈二〉針對《左傳》「獻捷」、「獻俘」、「獻功」三詞交叉分析,可知三者皆指將戰爭俘獲轉送第三方的儀節。所獻品物以生俘、死獲的馘首與車馬為主,又以生俘最為常見。〈三〉則區分春秋時代「獻捷」為諸侯獻捷天子與諸侯相互獻捷兩種,其政治意涵有所區別:諸侯獻捷天子旨在凸顯己方遵奉王命征討四方的正當性,同時也確立君臣關係,蓋源自西周;諸侯相互獻捷的原型應是小國獻捷大國,除宣示效忠,也代表獲得大國/盟主認可征伐的正當性;但齊、楚二大國向魯「獻捷」則是藉以誇耀軍功,威逼魯國臣服。〈四〉則探討莊公31 年《左傳》「獻捷義例」的相關問題。《左傳》載述之獻捷原則有三:一、諸侯對蠻夷戎狄有征伐之功,當獻捷於王,二、華夏諸侯互相征討,無需獻捷天子,三、諸侯不相遺俘;但此義例與春秋時代獻捷實況多有未合,顯現《左傳》前後立場並不一致。其可能原因,一是《左傳》之「獻捷義例」或許源自較早的禮儀傳統,《左氏》迫於時空轉變的現實,只得如實載錄;另一種可能則是《左傳》並非一人撰成,故而前後立場不一。

頁次: 129-166
關鍵字: 《左傳》、獻捷、獻俘、獻功、義例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四期

作者:林世賢

董仲舒歷史觀中潛藏一個悖論:依據同樣的理據,卻能夠同時推演出意志自由和歷史決定兩種相反的論點。此悖論目前似乎較少學者直接觸及,而本文的核心問題即是欲處理該悖論,並憑藉董仲舒的「氣感」思想嘗試回應這一歷史哲學中的大哉問。另一方面,討論意志自由與歷史決定此一普遍之歷史哲學課題,從「氣感」的視域進行分析有其解釋上的方便, 故值得由此深入探究。 筆者首先確定在董仲舒的時空知覺中,天地時空(歲)和人間歷史(世)存在同類互感的關係。接著轉至存有者原具之時空知覺,存有者原具之時空知覺,是存有者能夠思考「歲與世」此一課題的基底、前提,同時也是存有者的先在結構。進一步論證天地氣場和人氣群情彼此間的涵攝作用後,最後推導出歷史決定與自由意志的相待共成。

頁次: 167-196
關鍵字: 自由意志、決定論、身體論、儒家歷史觀、歷史哲學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四期

作者:陳志信

針對朱熹(1130-1200)的《楚辭》論著,也就是《楚辭集注》、《楚辭辯證》和《楚辭後語》三者,當代學圈多從文藝角度進行討論。此舉導致朱子論說騷賦每每秉持的理學準的,遂被判定為圈限住他的成績。然本文認為,為了妥當評述朱子解讀、編纂楚騷的用心和用功,從理學家律己處世的面向展開研究,恐怕是在所必行的。首先我們要指出,朱子注騷是要打造一本導讀範本,用以引領後進吟誦騷文、涵養心性。此乃朱門教法特有的體道、明道路數。承此觀察,朱熹論說《楚辭》的方法和特色遂清楚明白:其一,一本程門高足謝良佐(1050-1103)揭示的遵循六義來諷詠詩文、興發心性的讀《詩經》法門,延續自家《詩集傳》的解詩技術及格式,朱子於《楚辭》章句間戮力標誌風、雅、頌、賦、比、興,細膩引導讀者體味流動屈賦字句裡的忠君眷戀情志。其二,在編纂歷代騷賦該事上,朱子援用晁補之(1053-1110)《續楚辭》、《變離騷》由「經」而「傳」、由「正」而「變」的纂輯架構;依該體例,楚騷作品被朱子視為是〈風〉、〈雅〉之「變」,這便使得自屈原(西元前?342-278)以降的騷人墨客於紓憂洩憤之際,能否如《三百篇》諸多作者(或詩中的主人翁)般得止乎禮義、回歸中庸,便成為他評介作品再三致意的重點。換言之,朱子在引領讀者共鳴古今騷人的幽怨愁緒後,終將歸本士子處世應物應把持的中和修為。總之,朱熹的《楚辭》論著表現出一種藉品味詩文來啟迪心性的修道路子。於此法門,文藝賞析與心性涵養相輔相濟,此乃理學傳統的建樹,也是中國文學傳統特有的發明。

頁次: 197-252
關鍵字: 楚辭、楚辭集注、朱熹、謝良佐、晁補之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四期

作者:江淑君

明代《張洪陽註解道德經》一書最引人注目之處,在於其以「道德」為軸心,透過聯繫「性命」、「有無」兩組哲學概念,進行義理思維的通貫與串聯。此乃成功將「性命」、「有無」二說,納入老子「道德」論述的思想體系當中,建構出別具一格的理論間架與內涵。因此,本論文乃取徑於以下兩個研究進路,希望能抉發出張位註《老》中「道德」論述的主要內涵。其一是「道德」與「性命」的義理通貫。張位以《老子》為性命之書,其針對「性命」一辭在形式架構的理解,蓋承《易傳》所言「性命」思路而來。然而,對於「性命」內在義理的了解,張位並不往儒家「性善」一路貞定,而是直接從道家「性真」一路汲取養分。此蓋是其儒、道會通的詮解方式,雖然資藉儒家言性命哲理的外在框架,然而內在精神仍隸屬於道家式的。其二是「道德」與「有無」的義理串聯。此中一方面論證「道」、「德」之間的深密關係,另一方面也極力申述「道德」與「有無」交相連屬的意義。此間,張位復以「道貴自然」、「德尚無為」,深入闡述「道德」的內在理蘊。「自然」、「無為」咸是心性體認的功夫修養;而「有」、「無」亦率皆性命玄修之事。如是,淡化、削弱了「有」、「無」原具的形上玄思、玄理,遂轉化、落實為心性鍛鍊的治身、理身之道。在此一思想前提之下,可以發現張氏特別看重老子思想的功夫義、內聖義,並認為《老子》是性命之書,也是功夫之書。因此,其乃進一步將老子的言說,視為對人行為的警戒與教示之語,同時亦專力駁斥將老子學說視為伎倆、智慮之術的看法,並以「消盡伎倆」為老子學說的重要旨標之一,力圖彰顯出「道德」內涵的實踐意義。凡此,其間種種義理向度的抉發與闡釋,除了有助於更進一步衡定老子思想的內在底蘊之外,對於明代老子學歷史圖象的具體建構與廓清,當亦有實質之助益。

頁次: 253-282
關鍵字: 明代、《張洪陽註解道德經》、道德論述、性命、有無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