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國球

現今大學中文系的課程,往往設有「文學批評」一科,講授內容往往由先秦文學觀念開始,下及魏晉南北朝《文心雕龍》、《詩品》,宋元明清各種詩話文論等,成為一個自足的領域。然而,「文學批評」傳入現代中國,原意在於促進文學接受過程的知識化,由感受欣賞轉化成分析評鑑,從而為「文學」進佔大學教育的席位,提供支援;由於「文學批評」被認定為「外來的」、「現代的」的文學概念,要在中國文學的範圍應用,有必要往傳統的類近文學表現形式作歷史考察,由是又有「文學批評史」的研究;然而「文學批評史」原來目的仍在了解古代文學如何被詮釋和理解,而不在「批評史」之割離於文學的接受而劃地自限。本文嘗試追溯「文學批評」進入現代中國的過程,揭示早期文學界對此的認知與命名立意的討論,以至建立「文學批評史」的需求,並以西方類同的學術發展作比照。再以朱自清的文學批評研究為例,說明「文學批評」之成為中國文學研究方法的現代學術思考。

頁次: 1-36
關鍵字: 文學批評、批評史、羅根澤、韋勒克、朱自清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期

作者:林慶勳

近世唐音的材料,主要是佛教黃檗宗、曹洞宗課誦經典,與明代傳入日本的古琴樂譜記音,除此之外就屬長崎出身唐通事岡嶋冠山編輯標音的唐話教材《唐話纂要》、《唐話便用》、《唐譯便覽》、《唐音雅俗語類》等書,以及各種實用性參考書籍,其中包含有注釋或標音的材料。《唐詩選唐音》一書是18 世紀江戶時代唐通事教養的讀本,為疑似唐通事身份的劉道標注片假名的著作,內容標音受到佛教心越系唐音與譯官系岡嶋冠山唐音的影響。本文取《唐詩選唐音》一書輕唇音收字做觀察,發現劉道不但將近代漢語「非、敷、奉」合併記錄在標音中,也見到劉氏處理當時日本語本身唇音與喉音合併的變化。在觀察過程中,以吳音、漢音及近世唐音做參考,並且以時代接近的岡嶋氏前列四本著作做詳細對照,仔細比較其標音的異同。

頁次: 39-74
關鍵字: 唐通事、中世唐音、近世唐音、輕唇音、喉音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期

作者:王松木

文本(text)意涵並非自足、封閉的體系,今人對於傳統音韻文獻的解讀,理應涉及「撰者」、「文本」、「音系」、「讀者」等基本要素。自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以來,漢語音韻學者大多依循著「語音史」的主流路徑,逕將韻書、韻圖預設為某種現實方音之客觀記錄,使得觀看焦點大多固著在「文本」與「音系」的對應上,從而漠視「文本」與「撰者」、「讀者」之間的聯繫。雖說「語音史」研究具有鮮明的客觀主義色彩,表面看似十分科學,但實際上卻已窄化了觀看的視野,同時也割裂了漢語音韻學與其他人文學科之間的連結。魯國堯教授在〈語言學和接受學〉(2011年)一文中,懇切地呼籲語言學界應接受「接受理論」(Reception Theory),將目光轉移到讀者的反應上。本文響應魯國堯教授的呼籲,並試著進一步思考:如何能將「接受理論」運用在漢語音韻學史的建構上,因而選擇以「龍為霖《本韻一得》的接受史」作為研究案例,一方面從歷時角度觀看,考察二百六十餘年間(從1750年至2012年),不同讀者對於《本韻一得》有何不同理解與評價;一方面則站在音韻思想史的高度,試著發掘造成讀者不同反應的可能因素。冀望藉由《本韻一得》接受史之個案研究,申論「接受轉向」對於漢語音韻學有何意義與價值。

頁次: 75-110
關鍵字: 接受理論、接受史、《本韻一得》、音韻學史、等韻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期

作者:宋韻珊

有清一代因為出現了大量的韻書、韻圖,內容兼具有復古、反映時音等多樣體系,是研究近代漢語語音的重要語料。本文選擇展現部份河南方音的《剔弊廣增分韻五方元音》以及呈顯山東方音的《等韻簡明指掌圖》為觀察對象,希冀藉由對這兩部韻圖音系內容的探究,追索其形成音變的內外條件機制。從而獲悉《剔弊廣增分韻五方元音》裡看似不合理的入聲調型態,應是移民影響 下、映現時音的結果;而《等韻簡明指掌圖》裡的獨特聲母類型,卻可能是該地域衍生的獨特音變。是以,語音變化除了來自內部音系自發性的轉變外,人口遷移所造成的外部推力影響,也起了決定性作用。

頁次: 111-136
關鍵字: 剔弊廣增分韻五方元音、等韻簡明指掌圖、河南方音、山東方音、移民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期

作者:李千慧

漢語音韻的歷史發展從宋代開始以至於明代,是一個關鍵性的階段,現代方言的很多重要音韻現象,都可以往前追溯至宋代,更進一步還能聯繫到明代的韻書和韻圖。其中,「介音的演化」可說是近代語音發展中,牽動漢語聲母、韻母甚至是影響整個音節結構的重要動力,因此,若能釐清漢語介音的發展脈絡,勢必有助於了解從中古後期的宋代到近代漢語語音的變遷。中古洪音到現代漢語變成細音的,大致可以歸納出一個比較嚴格的規律:凡是中古二等開口舌根(牙喉音)字,現代漢語在主要元音和聲母中間增添了一個i 音位,例如:江kɔŋ>ʨiaŋ、巷 ɣɔŋ>ɕiaŋ。早在元代《中原音韻》裡就把「江」字與三等「姜」並列,把「庚、更、羹、耕」與三等「京、驚、荊、兢」及四等「徑、涇」等字混列;此外,江陽韻中二等的「講、港」也與三等的「鏹」並列,可見中古二等開口舌根(牙喉音)字,由洪變細的現象於元代早已發生。故本文研究材料,起自北宋的《四聲等子》,擴及近代官話先驅《中原音韻》(西元1324 年),乃至明代中葉《韻略易通》(西元1442 年)與明末葉(西元1642 年)《韻略匯通》,從這四本韻書對於二等開口牙喉音字的歸類,探討這類字在宋代以至於明代末葉產生了怎樣的變化。這個問題不僅反映了共同語中i 介音增生與發展的脈絡,同時在漢語音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頁次: 137-160
關鍵字: 二等開口牙喉音、i 介音、近代漢語、由洪轉細、由洪變細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期

作者:吳智雄

據《晉書》所載,徐邈「所注《穀梁傳》,見重於時」,「世亦稱之」,范甯所著《春秋穀梁傳集解》,採擇引述徐說者獨多,是徐邈乃為晉代穀梁學大家。徐邈穀梁學著作有《春秋穀梁傳注》、《春秋穀梁傳義》、《徐邈答春秋穀梁義》等書,但皆已亡佚。今所見者,唯清人馬國翰所輯《春秋穀梁傳注義》1 卷89 條,所得輯文數量為晉人七家9 種穀梁學輯佚著作之冠。馬氏云:「注、義二書不能區分,總以注義題之。」是以徐邈穀梁學之概貌,端賴該輯書方得以保存至今。以此,本文即以該輯書為本,擇要探討徐邈穀梁學思想要義,若干僅存片段零散之輯文則略而不論。全文分論其變常文以示所謹、成詳略以起褒貶之屬辭觀;指事而書、因事而義之敘事觀;尊王室而書之、重霸主而內之之王霸觀;雖為親尊者諱、然亦不沒其實之隱諱觀。以此,後世本因文獻佚失而不得其詳之徐邈穀梁學思想,如今或可一睹其大要於輯文之吉光片羽下。

頁次: 161-192
關鍵字: 徐邈、穀梁、晉代、輯佚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期

作者:姜龍翔

唐《五經正義》之撰成實集多人之力,但相關編修者卻因史料缺乏,而未能得到相應之研究。有鑒於此,此文擇定參與編修之名儒馬嘉運為對象,並分兩個方向進行探討。首先依兩《唐書》、《冥報記》及相關資料綜合判斷,釐清馬嘉運生平大致經歷。接著,探討馬嘉運與《五經正義》的關係,辨析他對於孔穎達駁正批評的時間點,以其他對《五經正義》的影響。藉由此文研究成果,對於貞觀16 年時《五經正義》編修過程當可有更進一步理解,並對唐初經學史之認識有所裨助。

頁次: 193-222
關鍵字: 五經正義、周易正義、冥報記、馬嘉運、孔穎達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期

作者:馬耘

本文將嚴格依據文獻,試圖從《淮南子》之篇章分析其中相關陳述或寓言、寓意之確義,整理並辨析淮南子哲學有關「真知」與「道」之主張。本文首先將由辨析「道」同時具有「宇宙變化之歷程」以及人因應「化」之作為等兩重義涵入手,並進一步指出淮南子所認為「道」係「真人」應採之應世態度,最後逼顯出真人所應採取之「道」,係奠基於某種修養工夫所達至之「真知」。本文認為,所謂「知『道』」係「真人」對自處及應世之「道」之掌握(得道),並非認識能力對外在世界真相之探索,而其所謂之「真知」,亦非某種「知識論意義」之認知能力,而係以生活之方式加以實踐後所具備之「智慧」。「道」非關認知,「知『道』」係生活實踐之活動也。

頁次: 223-242
關鍵字: 《淮南子》、道、真知、真人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期

作者:陳智德

四、五十年代之交的香港,左翼文化不單見於其陣營內部媒體,也廣泛滲透到其他中性媒體,包括《星島日報》和《華僑日報》。透過沿用共同術語,傳播一致的意識形態訊息,建構左翼共名。《華僑日報》於40 年代末新設的幾個副刊都具左翼傾向,其中「學生週刊」特以青年學生為對象,強調思想覺醒與自我改造,多篇文章所使用的新民主主義、群眾、人民等名詞及自我改造、走向群眾等觀念,都可以在左翼理論著作或毛澤東的文章中找到源頭,同時也為其他作者共同使用。戰後香港青年文藝在左翼陣營中的意義正如茅盾所指,他們既「參加鬥爭」,也「生活在群眾中」,配合也傳播左翼共名,最後身體力行,作自我的「思想改造」;文藝青年協助左翼陣營完成政治需要,同時有被「工具化」的傾向。本文擬以1947 至1951 年間的《華僑日報》「學生週刊」為例,追溯一段早被遺忘的文藝青年「自我改造」史,探討戰後左翼文藝在陣營以外報刊,如何發揮左翼共名的滲透和影響力。

頁次: 243-266
關鍵字: 左翼共名、青年文藝、《華僑日報》、陳君葆、自我改造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