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大中文学报 第十五期
出版日期: 2011-06
特稿 中国古典文学的存亡
我以为现今中国古典文学正面临「四重苦难」:第一,同样属于文 科,但和社会科学不同,人文学科正处于苦不堪言之境。其次,在人文 学科里,与历史、哲学相比,文学则在衰退之中。再者,文学领域之中, 东洋文学又比西洋文学更冷门。最后,同样是东洋文学的范畴,相较于 近、现代作品,古典文学不受重视。可见,中国古典文学不论如何分类, 都处在衰亡的困境之中。 文学处在衰亡的困境,意味着形成文学的文化共同体正持续崩塌瓦 解。因此,读者无法透过作品内容,进入作者所述的情境中,并共享此 一意义世界。李斯的故事与管仲、鲍叔牙的友情佳话,时至今日,竟有 人不能理解,或不被全盘接受,我以为这才是文学真正的危机。然而, 无论如何,文学给人力量,文学可以超越时空,产生多重意义的可能; 因此,我相信,文学绝对不会消失。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学巨大变动的时 期,并且努力摸索、试图建构新的文化根基;此外,中国古典文学内在 本蕴含强大的力量,是以使其延续至今。
专题稿 玉石神话信仰与文明起源
本文考察旧大陆上人类文明起源期的玉石神话信仰,将玉石的崇拜 和圣化现象视为催生文明的神话观念动力要素。通过对比苏美尔文明、 埃及文明和中国文明的玉石神话信仰,确认出其共同史前物神崇拜(拜 物教)基础,以及各自不同的玉石种类和文学表现形态。对中国大陆学 界近年提出的「玉器时代」和「玉石之路」等理论假说,做出比较文明 史的总体关照和比较神话学的具体诠释。最初与文明伴生的不是理性与 科学,而是神话与信仰。玉石神话构成各大文明的原型编码。苏美尔和 埃及的玉石神话编码(以青金石和绿松石为主)由于文明古国的复灭而 失传于后世,唯独华夏文明的玉石神话编码一直延续为数千年传统,体 现在满清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石头记》和2008 北京奥运会奖牌的金属 加玉石设计中。
在汉画像神话题材图像中,最重要的神祇无疑就是西王母图像系 统。西王母是汉画像中最主要的神祇,也是汉代信仰中最重要的女神。 在汉代画像图像中西王母并非以单一主神孤立出现,其空间语境多有不 同的动物图像共同配置。考察现存汉代画像材料,「九尾狐」做为西王 母的配属动物,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捣药兔」,且具有跨地域的现象。 历来对于九尾狐之研究,大都重视其祥瑞特质,或探究其在魏晋六朝志 怪小说中狐妖变化的精怪神异叙事研究,并未重视汉画像石中「九尾狐」 与西王母间关系探讨。本文即以「九尾狐」为探究对象,结合文献分析 及图像学研究方法,探讨九尾狐在传世文献与图像资料间不同的叙事功 能,考察九尾狐之在汉代墓室空间中与西王母之配置关系,进而探寻其 图像志意义与深层象征意涵,以见汉画像中西王母的神职以及九尾狐所 具有之神圣叙事功能。
专题稿 论神话研究的民俗学路径
神话学的民俗学研究,中国学者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做了很好的探 索,谢六逸先生,杨堃先生和袁珂先生是理论上的阐发者,而顾颉刚先 生,闻一多先生等是把神话从民俗学的视角加以研究的实践者。神话学 的民俗学研究关注那种神话的完整的复合形态,认为民俗行为乃是神话 的延展,是神话本身的表现形式。从田野资料采集,文本结构分析,发 生演变探讨,功能揭示等方面着手,民俗学视角的研究都可以开拓神话 学研究的空间。
当代重写「文学史」,重点应该是一个「文学史」的历史,亦即是 谈如何构成「文学」的历史,谈论的焦点是“history of literary history”, 而不是所谓的“history of literature”。而当我们是要谈「文学如何构成」 的历程,背后必然牵涉庞大的意义认定体系,这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所 谓「文」的意义发源,以及在什么样的概念架构下,所谓「文」、「人文」 乃至于「文学」会呈现完整的意义图式,而这显然又必须从「文学史」 进一步拓展到「文学文化史」的领域。 本文因此将结合过去数年探讨的成果,为所谓「文学文化史」提供 一个初始架构,尤其关注上古所谓「文」,如何发源于一个既垂直又平 行的「譬喻」运作体系。首先将从《易传》中「天文」与「人文」的类 比谈起,讨论「人文」的宇宙视野,主要聚焦在连类与气感说;其次讨 论重复与譬喻如何标记这全幅宇宙视野的「人文」;最后,呈现在「文」 (不论天文或人文)的建构史上,还应该是一个原型意象的召唤行动, 也是与一场场概念理解活动的往来拉锯与相互促进。「意象」与「概念」 两极之间相对又相关的拉引编织,如跨类的联系或重复的标记,都是这 些引力相互作用的踪迹,而最后所谓「文明」也许就可以视作这两极之 间的会通状态,那发端于一个光明整体,也是完成后的整体光明。
儒家学说构成中国文化的核心,其价值取向主导了许多人的行为规 范与信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儒学所建构的价值取向既然渗透到「生 活世界」的诸般面向,那么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政治领域」,自亦有儒 家的特殊信念之灌注。因此,探讨先秦儒学思想的「政治」主张,即为 研究中国文化之一重大课题。当然,政治的实践是一充满「权力」意味 的现实事务。先秦儒者既不是一甘于权力旗帜之下的顺臣,亦非昧于事 理的保守主义者。是以,其学说中自充满着以「人民」或「天下」为出 发点的理想性立场。此种立场经常冲撞了现实权力中的支配者,惹来嘲 讽。然而,正是此种与现实的「生活世界」,保持着某种若即若离的微 妙关系,方可为人世间的现实,指引一条理想的方向。底下,从两个部 份进行探讨。首先,本文将针对政治活动中的「权力」本质,进行分析。 说明中国古典政治结构的基本特质,及其于「权力」的行使上的几个问 题,厘清儒者所处的时代氛围。其次,我将检讨孔孟传世文献中的政治 实践观点,并与出土文献的内容,进行讨论。说明儒家政治思想中,「君」、「臣」、「民」三者的关系,从而点出所谓「二重主体性」的冲突 断裂中,儒者的因应之道。
本文借由探讨《汉书•韦玄成传》的庙制奏议,辨析郑玄、王肃庙 数主张的义理内涵与理论源流。得知王肃的「九庙」说,完全沿袭刘歆 礼说;至于郑玄的「七庙」说,其中「四亲庙」实承自永光4 年韦玄成 的奏疏,而「祖考庙」、「二祧」的定义,则从于刘歆「祖庙」、「宗庙」 的分判。再由奏议反映的学术形式观察,郑、王两说僵持不休的症结, 在于双方论证效力、文献根据相对等同的状况下,并没有任何机制能够 判定,究竟何种诠释才是真正的周代礼制。而刘歆为了补葺天子礼节的 散佚,不惜割裂经传文字以创发礼例的治学方法,非但挑起许多礼制争 议,亦揭开今、古文经学分裂的序幕。
班固《汉书》首创〈五行志〉既总结西汉灾异学,更为史传开一新 例。此志虽屡为学者訾议,但历代史书多衍其流。其中以司马彪《续汉 书•五行志》最要。盖其为东汉灾异之主要材料,又时代较早,体例或 较能保留。本文将聚焦于司马彪〈续志〉之形成背景,考辨其作者,并 分析〈汉志〉、〈续志〉间体例之变革损益。主要意见如下: 〈续志〉于撰者虽只提及应劭、董巴、谯周三人,实应多承蔡邕之 说。其中应劭长于礼制、风俗掌故,董巴、谯周专门天文、历议。以刘 昭注及《风俗通》佚文考之,应劭对于社会风俗异常现象如服妖、诗妖 等之关心,更甚于天地灾异。由〈续志〉与应劭《风俗通》文字之舛异, 推度司马彪应是取谯周作为〈续志〉之底本,而以应劭参校。 〈汉志〉、〈续志〉之差异,在编纂体例分合上:〈续志〉虽亦取五 行为法,却将〈汉志〉中分开陈述之五行、五事,相混编纂。又将星孛、 陨石之类改隶〈天文志〉。此虽肇因于〈汉志〉创制以来既存问题,但 〈续志〉之更动,除已破坏洪范五行学说之基本架构,更影响后世如正 史〈五行志〉之体例。在文献征集详略上:〈续志〉未如〈汉志〉清晰 标明其取材出处,又引述奏疏惟蔡邕、李固二人,至于郎顗、张衡、襄楷等灾异大家,具不明引其名。其虽亦注意《汉记》灾异记录似有缺漏, 但亦未积极加以补罅。
光绪30 年(1904)左右,林传甲、窦警凡、黄人等各自撰作「中 国文学史」。这门知识与学科,乃迈向现代化之路。至今百年间,「中国 文学史」之着作,累计已近千馀种。然而,合格而质优者为数不多。其 因在于本质论、认识论与方法学之匮乏或失当。其中,尤以「文学史观」 更为焦点问题:或无自觉之文学史观;或因追求现代化及文界革命,而 深受西方生物学与社会学之「进化论」影响,一时「文学进化史观」蔚 为风潮;或受教条化之马列思想与政治意识型态所支配,「唯物辩证文 学史观」一时成为僵化的框架。 这二种史观乃时代环境之产物,并且挪借自西方。其适当性,自 1990 年代兴起的「文学史理论」热潮开始,已备受批判。然而至今学 界仍破而不立,还没人能从中国古代既存的文学史观,重构系统严整的 「诠释模型」,以做为「中国文学史」书写之理论基础。 本论文即针对中国古代原生性的「源流文学史观」,经由相关文 本的理解、诠释、分析、综合,将隐涵、零散的观念加以揭明、统整,而在「文学史观」的理论设准下,将它「重构」为系统严整的「诠释 模型」。 此一「诠释模型」还可分别为「文体形质因变关系」与「文体价值 本末关系」二个次类。前者从不同文体的形质,诠释它们在时间历程中 的发生、因变,甚至终结的规律,以建构不同文体之间的「源流终始」 关系;这是对「过去」之文学历史的反思与诠释。后者从文体的源流, 溯末以寻本,从而规定此一文体存在的价值性依据,再建构出创化、开 展的实践规范;这是对「未来」之文学历史的导向与创造。而经由二者 相互辩证为用,则实存之文学历史,其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三维, 乃有如源流之「连续」;虽在抽象概念上可做区别,但在实存情境中却 无法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