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英俊

  关于「山水诗」的研究,自是近代以来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议题,而在处理「山水诗」相关问题时,往往涉及「自然」的概念。然而,将「山水诗」置放在「自然」的概念下展开论述,则无疑是近代学术研究语境的演变。本文试图透过古典文化传统的论述脉络,探讨「自然」一词的形成及其语义发展的过程。如追溯「自然」一词在古典文献中大致的用法,则通常用以指称天地万物「自己如此」的原理与原则,而非指涉「天地万物」的总名,至于在近代的语境中,我们习惯把「自然」一词视为名词,用以指称外在世界事物的总名,且可以毫不思索的对译于英文中的「nature」。如果就目前资料所得,则王国维(1877-1927)在20世纪初译 介日本学者桑木严翼(1874-1946)关于哲学的相关着作,大概是「自然」一词在近、现代中文语境发展中一个重大的转折,而近代思想语汇中所指称的「自然」的概念与用法,始乃正式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论述的视野与语境。

页次: 9-44
关键字: 自然、空间知觉、山水、山水诗、王国维
政大中文学报 第二十七期

作者:叶国良

  春秋时代,天子未能维持威权,朝觐礼于焉衰颓。春秋时代之霸主,齐桓犹能恭顺天子,晋文已有不臣之举,其后更无论矣。其间霸主命盟国诸侯朝见,且征其职贡,诸侯之间遂有朝礼,与古传聘礼并行,而形成朝、聘礼并行之双轨外交。此春秋时代国际礼仪之大要也。本文之写作,旨在叙明当时诸侯间如何遂行其朝礼与聘礼。议论所及,除揭示《周礼》等经籍所见「诸侯相朝礼」之不可尽信外,陈述《仪礼》、《春秋》、三《传》所见朝礼与聘礼之仪节,并指出《仪礼》与《春秋》、三《传》性质有异,加以比较,有助吾人了解古礼。

页次: 49-76
关键字: 朝礼、聘礼、《仪礼》、《春秋》、三《传》
政大中文学报 第二十七期

作者:林素英

  战国晚期赵国之荀子,学宗孔氏,服膺儒家「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之使命,当有机会议兵于赵孝成王之前时,乃极力倡议王者之兵,载在〈议兵〉。观〈议兵〉之宗旨,多承「孔子三朝记」〈用兵〉等篇之相关思想,与孔氏鲁学因承之原委值得探究。复以荀子游学稷下多年,躬逢稷下学士整编多部兵书之盛事不久,故而号称兵学权谋始祖,且影响后世兵学极为深远之《六韬》,对积极好学之荀子尤应具有吸引力。战争既然无法避免,则荀子如何从《六韬》吸取齐学精华以求当世之用,自是学宗孔氏,且以务实为本的荀子所关心。职是之故,本文旨在以〈议兵〉为核心,探究荀子如何运用〈用兵〉等篇与《六韬》之齐鲁学思想,以建构其兵学理论。

页次: 77-106
关键字: 荀子兵学理论、齐鲁学、议兵、孔子三朝记、《六韬》
政大中文学报 第二十七期

作者:陈炫玮

  《左传》记载郑子家卒,郑人为了追究子家弑君之罪,乃「斲子家之棺而逐其族」。过去学界大都在杜预的基础上认为斲棺即斲薄其棺木,属降格处置。但根据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古代棺制规格不仅限于棺板厚度,就连尺寸大小亦有所差异,因此仅用斲薄的方式不太可能作到真正的降格处置。笔者认为斲棺实际作法当指「剖棺见尸」。至于上博简〈郑子家丧〉的「利木三寸」是斲棺后的动作,并非等同于斲棺。即郑人乃更换「栗木三寸」的小棺来羞辱子家,以降低其丧葬规格。「毋敢丁门而出」,是指郑子家不得出西城正门而葬,意味着其不得葬入东城郑国贵族兆域中。「掩之城基」,更直接将子家视为庶人看待,这些皆属降格处置的作法。

页次: 107-146
关键字: 子家、斲棺、〈郑子家丧〉、利木三寸、降格处置
政大中文学报 第二十七期

作者:郑雯馨

  本文从常祀、因祭的类型角度,探讨东周祭祀祖先的斋戒日程,尝试分梳历代对《仪礼》士、大夫斋戒日程的争议,并对照战国楚简的斋戒日数及其可能具有的意义。文中依序讨论天子、诸侯、士、大夫宗庙常祀的斋戒进程与日数,得出从天子至士的宗庙常祀通行十日斋戒。继而基于前贤的研究成果,观察传世文献中因祭祖先的斋戒情形,并在此背景下,说明战国楚简中的祷祠斋戒日数不等,乃因祭性质使然,与传世文献相应。最后讨论常祀、祷祠祖先斋戒日程的异同与可能具有的意义。祷祠在卜筮日、斋戒、祭祀的先后顺序,与筮日礼之次日进行斋戒等,同于常祀。卜筮日礼与祭日的天干不同、斋戒未足十日则异于常祀。上述研究将有助于厘清斋戒日程争议与战国楚简祷祠斋戒的定位。

页次: 147-186
关键字: 斋戒、戒宿、庙祭、祷祠、楚简
政大中文学报 第二十七期

作者:宋雅萍

  《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收录二千馀版甲骨,其中背甲有三百三十馀片,所佔数量是全书甲骨的百分之十四。背甲形态特殊,均较于腹甲、卜骨复杂,而《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所公布的拓片、照片相当清楚,对于背甲研究甚为重要,可惜该书对于背甲材料的整理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别就材质、分组分类、拓片、摹本、缀合等几大项讨论之,希望能提供研究者更完整的材料。

页次: 187-230
关键字: 甲骨、背甲、《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缀合
政大中文学报 第二十七期

作者:庄兵

  唐代以后《孝经》今古文异同见于传世诸本,本文以敦煌吐鲁番《孝经》诸本与传世诸本加以逐次比对,发现敦煌吐鲁番诸本中,各写卷多有呈现今古文字体混在的状况,学者指摘敦煌本「古文竟无一帙之遗」似未尽然。借由比对结果,结合历代艺文书志记述重加梳理,发现梁陈隋唐之际原本十八章《郑注》与二十二章《孔传》在学官的两家分立,伴随十八章《御注》取代《郑注》、《孔传》作为国子学「今文」的确立,加上朱熹刊改《古文孝经》的影响,宋代以后形成一种「《孝经》十八章则今文,二十二章则古文」的混淆理解。历代从官学至民间多元传承的《孝经》学术源流,遂为宋代以后《孝经》今古文并立说统整简化。敦煌吐鲁番文献的发现,对重新厘清六朝隋唐《孝经》学术源流,提供了第一手参证资料。

页次: 231-278
关键字: 《孝经》、敦煌、吐鲁番、《郑注》、《御注》
政大中文学报 第二十七期

作者:刘柏正

  本文以话本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为研究对象,借由与本事文本、史籍的差异比对,指出小说中的历史指涉如何通过其叙事形式,呈现其特有之诠释立场。本文依序从历史时间的错置问题切入,探究小说人物的权力象征意涵,触探文本对于「忠义」问题的质问,进一步则聚焦于主人公汪信之的反乱情节,以及相应的政治行动叙述。通过叙述者既讚许又嘲讽的二重声音,本文最终将指出:从政治寓言角度来看,小说揭露了国家权力与个体生命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小说亟言「忠义」的价值信念,亦将通过叙事形式而遭遇尖锐的质问。

页次: 279-320
关键字: 话本、〈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冯梦龙、反讽
政大中文学报 第二十七期

作者:陈硕文

  周桂笙(1873-1936)在1903年于《新小说》(第1卷第8号)上连载法国作家鲍福(Fortuné du Boisgobey,1821-1891)在1884年出版的《疤面玛歌》(Margot la Balafrée),命名为《毒蛇圈》,由趼廛主人(吴趼人,1866-1910)评点,连载至终刊(第24号)仍未完,咸被认为是中国翻译西方侦探小说的重要作品。以往的研究者曾谈出《毒蛇圈》中文翻译的多重面向与意义,然而,此书的翻译始末、源本何来、今人可如何理解此段翻译公案等议题,关注者少,诚为憾事。本文首先追本溯源,厘清《毒蛇圈》的译介经过,将之放在一个跨文化流动(transculturation)的框架下论析,将之视为上世纪之交全球化通俗文化流动以及报刊文化消费之案例。本文更通过对法文原作、英文译本《蛇蜷之中》(In the Serpents’ Coils,1885)、日文翻译《如夜叉》(黑岩泪香译,1891)及中文翻译《毒蛇圈》等不同译本之细读、比对,及对当时各地文化脉络的考察,进一步分析译者的翻译立场、翻译策略与视域,如何影响译本面貌。本文尤其着重于周桂笙翻译策略的爬梳,视其译本为原文的再生而非叛逆,并考察此译本如何展现译者在新旧、东西文化间的挣扎,以及其现代文化想像。

页次: 321-356
关键字: 《毒蛇圈》、周桂笙、鲍福、晚清侦探小说、文化翻译
政大中文学报 第二十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