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虞萬里

 漢代經師傳授經學古文文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漢讀」。漢讀既蘊含漢字形音義的客觀存在和變異,也帶有經師對漢字形音義的主觀認識,主客觀的差異和矛盾會造成各種歧解與譌誤。《尚書‧堯典》中的「光被四表」、「橫被四表」乃至「桄被四表」和「廣被四表」的一組異文,是乾嘉以還諸多學者分析經籍異文的典型事例,它引發桄、光、橫、廣之間的聲韻關係和如何對應今古文《尚書》文本,以及「充塞」和「光燿」訓釋是非的討論,但卻唯獨忽略了異文間字形傳抄變形的分析。經梳理這組異文的甲、金、古文字形及其演變的軌跡,尤其是齊系文字的特點,兼顧傳抄中的譌變,剖析漢代經師在辨識、隸定、訓讀時產生譌誤的原因,揭示出一條經師在傳授經典過程中形成今古文文本的途徑。

頁次: 1-44
關鍵字: 光被四表、異文、隸定、文本、漢代經師
政大中文學報 第四十期

作者:張克賓

〈古太極圖〉,初名〈天地自然河圖〉,元明人多言其為蔡元定入蜀地而得,此說查無實據,不足為信。其究為何人所創,今已不能考明,可確定其於宋末元初開始流傳,至明嘉靖年間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深入易學圖書學史可見,它是在周敦頤〈太極圖〉之後詮解和創新太極圖的潮流中產生的,是先天八卦方位圖式與十二消息卦圖式不斷演化綜合創新的產物。該圖面世的理論目的是要回應古聖如何畫卦的問題,因而其基本表達思路乃是由太極而兩儀而四象而八卦。在明代論述〈古太極圖〉的眾多學者中,章潢將其思想意蘊和理論價值推向了新的理論境地和歷史高度。該圖可視為宋明易學圖書學發展演化的理論結晶,直觀而又精妙地表現了太極-兩儀-四象-八卦之間的圓融一體之關係,在揭示陰陽消息、陰陽互根、陰陽相生、陰陽轉化等關係方面,確有其他易圖所不具備之特色與優勢。

頁次: 49-74
關鍵字: 易學圖書學、 〈河圖〉、 〈古太極圖〉、 先天八卦圖式、 陰陽消息
政大中文學報 第四十期

作者:陳睿宏

盧翰著述宏博,特擅於《易》說,《易經中說》為其主要之代表著。以理學為主體的義理詮義,並就六十四卦與《易傳》構制簡要圖式,為繼南宋鄭東卿、明代劉定之以來,特專於六十四卦圖說者,凸顯其為明代《易》學圖說義理化之大宗,並具時代圖說之獨特性。識達於天人思想所構制的「元、亨、利、貞」思想圖說,透過乾卦卦辭說明四德之取義,並藉由《彖傳》與《文言》的述義,確立其重要的思想主張。有關方面為本文關注的主要視域,針對其圖說四德於天道、造化對應於人性、乾卦之道、人道的人事之用等四個主要面向,乃至天道同於乾道同於理與太極的關係,具體勾勒有關之重要內涵,以及有關思想特色與於《易》學史乃至圖說《易》學上之客觀定位。

頁次: 75-118
關鍵字: 盧翰、 明代易學、 易經中說、 元亨利貞、 仁義禮智
政大中文學報 第四十期

作者:楊自平

蘇濬為明代中葉重要《易》學家,著有《易經兒說》及《易經生生篇》。蘇濬長期治《易》,歷經三變:初學階段,參考並抉擇眾說,闡發陰陽變易;第二階段,致力探究形上易道,體悟易道的無限性;成熟階段,澈悟天地人事兼具可見之陰陽變化與不可見生生之理,這三階段展現蘇濬治《易》由淺入深的完整歷程。鑑於前人研究蘇濬《易》學僅關注《生生篇》,經研究發現,欲掌握蘇濬《易》學完整面貌,宜兼看二書。關於二書之關聯,蘇濬基於對易道深刻體會,藉由《兒說》呈現解經觀點,多本於朱子區分四聖《易》、象占說、卦變等說法,融會己意與前賢《易》說,對經傳作全面解釋,且解說較詳盡,有助見出對經傳完整的解釋及對前賢說法之抉擇。《生生篇》成書較晚,重在義理發揮,展現對生生之道的體會,為畢生治《易》精華之作。蘇濬透過自身深入習《易》,並融會前賢《易》說,提出寶貴而深刻的治《易》成果,值得後人重視。
頁次: 119-142
關鍵字: 蘇濬、《易經兒說》、《易經生生篇》、易學、程朱、蔡清
政大中文學報 第四十期

作者:魏慈德

《嶽麓書院藏秦簡(肆)》收錄秦代《亡律》內容,其中簡13-14 提及父母/人主告子/奴婢殺傷、毆詈、預謀殺害,而被告的子/奴婢逃亡後自首,若在法律定讞後自首,不得減罪的規定。這條律文雖收錄在《亡律》中,但其犯罪內容牽涉到傷害、謀殺與父母/人主對子/奴婢的控訴行為,故又見於《賊律》、《告律》中,是一條合併多罪名的法律條文。本文首先依秦漢律中的相關律文將此律文離析為告子與告奴婢二類,接著比較同類相關主題的異文,與檢視不同時期是否罪責有別,以及此類罪行在秦律中的相關規定,並討論告子與告奴婢兩者何以可歸併為同條律文書寫的理由。再者進一步討論簡文中出現的錯字與缺文,並依秦律歸併表述與多層並列結構的方式,將之解構分析,以呈現律文的多種設定條件,進而能正確理解律文。
頁次: 143-176
關鍵字: 亡律、告子不孝、 謁殺、 歸併表述、 《嶽麓書院藏秦簡(肆)》
政大中文學報 第四十期

作者:高婉瑜

古代檢驗書記載驗屍法規與實務操作方法,宋代宋慈《洗冤集錄》是檢驗書代表作,該書第52 條〈救死方〉記錄急救法,後代《洗冤》書籍繼續增補。本文的問題是檢驗書急救法的知識來源為何,為什麼輯入急救法?檢驗的對象是屍體,不是活人,收急救法表示檢驗者除了洗冤澤物的驗屍任務,還有隱微的生命關懷。筆者首先梳理〈救死方〉的來源,可分成兩類,前有所承或查無紀錄但有理據可循。本文發現〈救死方〉與醫書急救的共通點是:1.一狀況有多個救治法;2.一藥或一法救多種狀況。兩者的差異是:1.〈救死方〉所用材料少;2.〈救死方〉操作較簡便。〈救死方〉所用的急救觀是:1.刺激宣氣;2.忌冷熱交逼;3.魂魄復體;4.食藥調理。
目前論述檢驗書救死的成果不多,本研究可為補缺。本文從「談生不論死」角度剖析《洗冤集錄》,以往認為古代檢驗與醫學關連不大,不過,救死搭了橋樑,串接兩者關連,檢驗書曾跟多部醫書取經。本文揭示檢驗蘊含的民命關懷,展現檢驗書另一個鮮為人知面貌。
頁次: 177-220
關鍵字: 《洗冤集錄》、 〈救死方〉、 急救觀、 生命關懷、 古醫書
政大中文學報 第四十期

作者:史甄陶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輔廣對朱熹《詩經》「言外之意」的詮釋特點及方法。朱熹註解《詩經》時,為要避免〈小序〉的干擾,試圖還原《詩經》文本之意,但是他同時也留意到《詩經》富有「言外之意」,卻沒有進行系統化的闡釋。其弟子輔廣在《詩童子問》中,發揮朱熹《詩傳綱領》中「言外之意」的觀點,並將〈詩大序〉「發乎情,止乎禮義」作為「言外之意」的核心概念,試圖從《詩經》文本內容與修辭手法中,揭露人之情性問題的複雜性,並且指出其理想狀態,展現出不同於尊《序》學者的詮釋旨趣。

頁次: 221-250
關鍵字: 言外之意、 朱熹、 輔廣、 《詩童子問》、 《詩傳綱領》
政大中文學報 第四十期

作者:鄭婷尹

張玉穀頗留意「虛」、「空」作比的靈動性,對此於詩歌結構中的作用有普遍關照,並顯現「比」多重變化的效果,時露對幽微詩意的深化提點,大量展現空靈的美感傾向,足見張非表面形式批評。此外,張玉穀對「比」中之新奇手法、奇思異想多所費心,並藉由對「用筆」的闡發,精細呈現詩作清和平遠中之離奇變化。張對「比」中的「古趣」之評則多顯現含蓄古樸中不失活潑而蘊含餘味之貌。《古詩賞析》「比」多「興」少有其文藝企求與示人為學的考量。就「比」發展流脈而言,張玉穀繼承沈德潛溫婉之際,未將「比」與沈所看重的寓託傳統、含蓄手法密切連繫,而多呈現「比」靈活變宕之態。張玉穀對詩作之文藝關懷、詩法之落實闡說亦可見格調派本身詩學體系之推展。
頁次: 251-294
關鍵字: 張玉穀、 《古詩賞析》、 比、 沈德潛、 《古詩源》
政大中文學報 第四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