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英俊

  關於「山水詩」的研究,自是近代以來古典文學研究領域中重要的議題,而在處理「山水詩」相關問題時,往往涉及「自然」的概念。然而,將「山水詩」置放在「自然」的概念下展開論述,則無疑是近代學術研究語境的演變。本文試圖透過古典文化傳統的論述脈絡,探討「自然」一詞的形成及其語義發展的過程。如追溯「自然」一詞在古典文獻中大致的用法,則通常用以指稱天地萬物「自己如此」的原理與原則,而非指涉「天地萬物」的總名,至於在近代的語境中,我們習慣把「自然」一詞視為名詞,用以指稱外在世界事物的總名,且可以毫不思索的對譯於英文中的「nature」。如果就目前資料所得,則王國維(1877-1927)在20世紀初譯 介日本學者桑木嚴翼(1874-1946)關於哲學的相關著作,大概是「自然」一詞在近、現代中文語境發展中一個重大的轉折,而近代思想語彙中所指稱的「自然」的概念與用法,始乃正式進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學者論述的視野與語境。

頁次: 9-44
關鍵字: 自然、空間知覺、山水、山水詩、王國維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七期

作者:葉國良

  春秋時代,天子未能維持威權,朝覲禮於焉衰頹。春秋時代之霸主,齊桓猶能恭順天子,晉文已有不臣之舉,其後更無論矣。其間霸主命盟國諸侯朝見,且徵其職貢,諸侯之間遂有朝禮,與古傳聘禮並行,而形成朝、聘禮並行之雙軌外交。此春秋時代國際禮儀之大要也。本文之寫作,旨在敘明當時諸侯間如何遂行其朝禮與聘禮。議論所及,除揭示《周禮》等經籍所見「諸侯相朝禮」之不可盡信外,陳述《儀禮》、《春秋》、三《傳》所見朝禮與聘禮之儀節,並指出《儀禮》與《春秋》、三《傳》性質有異,加以比較,有助吾人了解古禮。

頁次: 49-76
關鍵字: 朝禮、聘禮、《儀禮》、《春秋》、三《傳》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七期

作者:林素英

  戰國晚期趙國之荀子,學宗孔氏,服膺儒家「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之使命,當有機會議兵於趙孝成王之前時,乃極力倡議王者之兵,載在〈議兵〉。觀〈議兵〉之宗旨,多承「孔子三朝記」〈用兵〉等篇之相關思想,與孔氏魯學因承之原委值得探究。復以荀子游學稷下多年,躬逢稷下學士整編多部兵書之盛事不久,故而號稱兵學權謀始祖,且影響後世兵學極為深遠之《六韜》,對積極好學之荀子尤應具有吸引力。戰爭既然無法避免,則荀子如何從《六韜》吸取齊學精華以求當世之用,自是學宗孔氏,且以務實為本的荀子所關心。職是之故,本文旨在以〈議兵〉為核心,探究荀子如何運用〈用兵〉等篇與《六韜》之齊魯學思想,以建構其兵學理論。

頁次: 77-106
關鍵字: 荀子兵學理論、齊魯學、議兵、孔子三朝記、《六韜》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七期

作者:陳炫瑋

  《左傳》記載鄭子家卒,鄭人為了追究子家弒君之罪,乃「斲子家之棺而逐其族」。過去學界大都在杜預的基礎上認為斲棺即斲薄其棺木,屬降格處置。但根據考古發掘的材料來看,古代棺制規格不僅限於棺板厚度,就連尺寸大小亦有所差異,因此僅用斲薄的方式不太可能作到真正的降格處置。筆者認為斲棺實際作法當指「剖棺見屍」。至於上博簡〈鄭子家喪〉的「利木三寸」是斲棺後的動作,並非等同於斲棺。即鄭人乃更換「栗木三寸」的小棺來羞辱子家,以降低其喪葬規格。「毋敢丁門而出」,是指鄭子家不得出西城正門而葬,意味著其不得葬入東城鄭國貴族兆域中。「掩之城基」,更直接將子家視為庶人看待,這些皆屬降格處置的作法。

頁次: 107-146
關鍵字: 子家、斲棺、〈鄭子家喪〉、利木三寸、降格處置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七期

作者:鄭雯馨

  本文從常祀、因祭的類型角度,探討東周祭祀祖先的齋戒日程,嘗試分梳歷代對《儀禮》士、大夫齋戒日程的爭議,並對照戰國楚簡的齋戒日數及其可能具有的意義。文中依序討論天子、諸侯、士、大夫宗廟常祀的齋戒進程與日數,得出從天子至士的宗廟常祀通行十日齋戒。繼而基於前賢的研究成果,觀察傳世文獻中因祭祖先的齋戒情形,並在此背景下,說明戰國楚簡中的禱祠齋戒日數不等,乃因祭性質使然,與傳世文獻相應。最後討論常祀、禱祠祖先齋戒日程的異同與可能具有的意義。禱祠在卜筮日、齋戒、祭祀的先後順序,與筮日禮之次日進行齋戒等,同於常祀。卜筮日禮與祭日的天干不同、齋戒未足十日則異於常祀。上述研究將有助於釐清齋戒日程爭議與戰國楚簡禱祠齋戒的定位。

頁次: 147-186
關鍵字: 齋戒、戒宿、廟祭、禱祠、楚簡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七期

作者:宋雅萍

  《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收錄二千餘版甲骨,其中背甲有三百三十餘片,所佔數量是全書甲骨的百分之十四。背甲形態特殊,均較於腹甲、卜骨複雜,而《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所公布的拓片、照片相當清楚,對於背甲研究甚為重要,可惜該書對於背甲材料的整理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分別就材質、分組分類、拓片、摹本、綴合等幾大項討論之,希望能提供研究者更完整的材料。

頁次: 187-230
關鍵字: 甲骨、背甲、《旅順博物館所藏甲骨》、綴合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七期

作者:莊兵

  唐代以後《孝經》今古文異同見於傳世諸本,本文以敦煌吐魯番《孝經》諸本與傳世諸本加以逐次比對,發現敦煌吐魯番諸本中,各寫卷多有呈現今古文字體混在的狀況,學者指摘敦煌本「古文竟無一帙之遺」似未盡然。藉由比對結果,結合歷代藝文書誌記述重加梳理,發現梁陳隋唐之際原本十八章《鄭注》與二十二章《孔傳》在學官的兩家分立,伴隨十八章《御注》取代《鄭注》、《孔傳》作為國子學「今文」的確立,加上朱熹刊改《古文孝經》的影響,宋代以後形成一種「《孝經》十八章則今文,二十二章則古文」的混淆理解。歷代從官學至民間多元傳承的《孝經》學術源流,遂為宋代以後《孝經》今古文並立說統整簡化。敦煌吐魯番文獻的發現,對重新釐清六朝隋唐《孝經》學術源流,提供了第一手參證資料。

頁次: 231-278
關鍵字: 《孝經》、敦煌、吐魯番、《鄭注》、《御注》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七期

作者:劉柏正

  本文以話本小說〈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為研究對象,藉由與本事文本、史籍的差異比對,指出小說中的歷史指涉如何通過其敘事形式,呈現其特有之詮釋立場。本文依序從歷史時間的錯置問題切入,探究小說人物的權力象徵意涵,觸探文本對於「忠義」問題的質問,進一步則聚焦於主人公汪信之的反亂情節,以及相應的政治行動敘述。通過敘述者既讚許又嘲諷的二重聲音,本文最終將指出:從政治寓言角度來看,小說揭露了國家權力與個體生命之間的緊張關係,而小說亟言「忠義」的價值信念,亦將通過敘事形式而遭遇尖銳的質問。

頁次: 279-320
關鍵字: 話本、〈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馮夢龍、反諷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七期

作者:陳碩文

  周桂笙(1873-1936)在1903年於《新小說》(第1卷第8號)上連載法國作家鮑福(Fortuné du Boisgobey,1821-1891)在1884年出版的《疤面瑪歌》(Margot la Balafrée),命名為《毒蛇圈》,由趼廛主人(吳趼人,1866-1910)評點,連載至終刊(第24號)仍未完,咸被認為是中國翻譯西方偵探小說的重要作品。以往的研究者曾談出《毒蛇圈》中文翻譯的多重面向與意義,然而,此書的翻譯始末、源本何來、今人可如何理解此段翻譯公案等議題,關注者少,誠為憾事。本文首先追本溯源,釐清《毒蛇圈》的譯介經過,將之放在一個跨文化流動(transculturation)的框架下論析,將之視為上世紀之交全球化通俗文化流動以及報刊文化消費之案例。本文更通過對法文原作、英文譯本《蛇蜷之中》(In the Serpents’ Coils,1885)、日文翻譯《如夜叉》(黑岩淚香譯,1891)及中文翻譯《毒蛇圈》等不同譯本之細讀、比對,及對當時各地文化脈絡的考察,進一步分析譯者的翻譯立場、翻譯策略與視域,如何影響譯本面貌。本文尤其著重於周桂笙翻譯策略的爬梳,視其譯本為原文的再生而非叛逆,並考察此譯本如何展現譯者在新舊、東西文化間的掙扎,以及其現代文化想像。

頁次: 321-356
關鍵字: 《毒蛇圈》、周桂笙、鮑福、晚清偵探小說、文化翻譯
政大中文學報 第二十七期